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动态
投稿

属羊遭歧视没北京户口不考虑 中国相亲怎么了?

2017-07-17 15:43:54 来源:人民网 北京晚报 作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最近,一份从北京各个公园相亲角新鲜出炉的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刷爆了朋友圈。它告诉了我们一些相亲市场上残酷的现实:门当户对是铁律。京籍、未婚、有房、经济条件好早已是相亲市场的标配。在条件匹配中不乏走火入魔的例子:只要相亲对象有北京户口,就算轻度残疾也有人能接受。不少大爷大妈认为属羊的人命不好,不是中途丧偶,就是没儿没女,即便其他条件再合适,只要属羊,也一律不考虑。

奇葩相亲条件|属羊的不行 五环以外没爱情

在一些大城市的公园,为子女征婚的老人一直是一道景观。父母在公园里辛苦地为子女忙碌着,不过,他们的做法,却注定要比别的地方引起更大的争议。在我国,婚姻从来就不是个人的私事,相亲市场价目表的选择权、定价权再次回到长辈手里。

1、博士学历比不上北京户口

报道称,相亲角里几乎看不到照片,所谓条件都是一些“硬性指标”,北京出生、北京户口、有房有车、名校毕业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大部分人只符合部分条件,所以需要父母仔细筛选。去相亲角的人都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另一半,其中户口是最重要的配备,但北京户口并不好拿,在相亲市场上,一个北京户口比博士学历更受欢迎。

2、属羊命不好?

但其实,就算闯过了户口、学历、房产关,也不一定就能配对成功。一位京籍京户、市区有房、名校毕业的女生就因为属羊而被许多大爷大妈遗憾放弃了。一个京籍京户、三环有房、985高校的女硕士,就因为这位姑娘出生于1991年,属羊,大爷大妈竟然惋惜地表示,“你什么条件都好,要是不属羊我肯定选你当儿媳妇了!”在相亲角,这些大爷大妈认为属羊的人(尤其是女性),命会很不好,不是中途丧偶,就是以后膝下无子。中国民间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许多年纪大的人认为属羊的人命不好,因此生肖是羊的人在征婚市场上有时不受欢迎。网友评论:属羊怎么了?又不吃你家的草!

3、君住长江头 不喜长江尾

 一个朋友的朋友,苏北姑娘,在上海top1的高校谈了上海土著男朋友,两个学霸本硕一路走来感情甚笃。待到谈婚论嫁,男朋友家里大惊失色:媳妇老家竟然都“过了长江”,怎么能娶进家门?几轮拉锯战后,男朋友的爹发了最后通牒,扬言不分手就断绝父子关系。发言权永远属于经济独立的一方。男朋友还是认怂了,狠心甩掉谈了7年的女朋友,按长辈意思继续寻找老家“没过长江”的适龄女子。

甩锅爸妈?中国是相亲不过是“成功学”的缩影

在公园相亲的纸板上几乎不会出现名字和照片,只有基本情况。如果是“京户”、“城区有房”或者“公务员”、“央企”,那一定会用更大的字体描出,因为这些都是加分项。如果没有这些,那也要标出或者找出其他的亮点,比如“170cm、110斤”,或者“孝顺”、“体贴”。有些情况,也会用更加隐晦的方式体现,比如“短婚”、“未育”。

每一块纸板都做成A4纸大小,并排放在地上,远远看去更像是劳务市场。老人们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坐在纸板后的小板凳上,等待挑选。如果被其他老人看中,老人就会站起身来,第一句一般是“你哪儿人啊?”户口是最先被问到的,紧接着就是房产、工作单位。至于长相,那都在这一系列硬性标准之后。只有条件符合了“门当户对”,老人才会从随身携带的布兜子里掏出儿女的照片,再让对方留下联系电话。

在这里,婚姻以极其简单粗暴地方式被物化,功利化,沦为别有用心者实现阶层流动的跳板。一张经由网络发酵的“相亲价目表”,让相亲角里大爷大妈成为众矢之的。仿佛,是他们让婚姻染上铜臭味;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条相亲鄙视链。

但是,我们能把锅全都甩给大爷大妈们吗?要知道,这种畸形的计算方式,可不是他们首创的。2013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图书4.77本,而以色列人均阅读图书64本。52.8%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阅读书籍虽然能提高人的素养,但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啊。说白了,这是社会功利化惹的祸。

如此看来,所谓中国式相亲不过是弥漫在整个社会的“成功学”的缩影。当我们把评判个人价值的标准简化为是否有一官半职,有没有房子票子车子时,那些没有“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人自会感受到无法抵挡的自卑和悲凉。大爷大妈们在相亲活动中费尽心思,正是出于对子女因为财富减少而离“成功”越来越远的担心。至于连“属羊”都被拿出来说事,充分证明某些大爷大妈已经到了疯魔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爱情的逻辑在中国式相亲中被彻底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撩妹”盛行和不太郑重的爱情观 让相亲更加疯狂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对外开放、价值多元的时代,“戏谑”已经替代“郑重”成为现代人所习惯的对待事物的方式,在现代我们的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爱情自然也是如此。在思想保守、社会封建的古代,爱情与贞洁往往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才有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无奈,才有了《列女传》中烈女们争先赴死的悲哀。所以近代以来,无数先进人士为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奔走呼告,中国人在爱情中的自主度越来越高,发展到现在,在“爱情是否以结婚为目的”的辩论中,“爱情不以结婚为目的”作为一种强势观点始终存在。

电视剧《欢乐颂》中也展现了现代年轻人不同的恋爱观,“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在小曲身上似乎并不受用,开心就好这是小曲对爱情的态度,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观念。

 据了解,这些由父母帮忙征婚、选择“对象”的年轻人,其自身条件普遍比较好,有搞IT的、有从事金融业的、也有公务员,大多具有大学学历;但他们的年龄则“偏小”,几乎都是1978年以后出生的“独一代”。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自己一般还不太着急找‘对象’,也不好意思自己直接进婚介所相亲;但父母却已经盼着儿女成家立业了,他们担心子女涉世不深,便亲自上阵把关。”岛城多家婚介所的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加入新时代意味的现代版“包办婚姻”已非罕见的事,不少征婚者对这种相亲方式也能接受,但有时也会让人感觉年轻人依赖性太强造成“反效果”。

中国式相亲背后是“裸婚时代”的恐慌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理性计算,可以理解,这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社会阅历在子女婚姻问题上的投射。他们中有些人经历了当知青的下乡岁月,有些人品尝过改革中的下岗滋味,有些人不满于生活中的失意,有些人看多了身份、财富引来的婚姻纠葛,因而把物质保障看做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底线。

这样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一条冰冷的底线,却不知隔绝了多少热烈的真爱,又流失了几许相知相恋相依的缘分。父母只是看到贫贱夫妻百事哀,却没有看到有多少婚姻的破裂,是因为双方维系感情的无力、情绪控制的失败?正如一个评论所说:“心魔未除,没有爱情基础,前路多是妖孽。”

婚姻无法回避物质基础,但更不能缺失爱情基座。从趋势来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婚姻保持和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动机就逐渐下降,以爱情为基础、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就开始增长。而从微观来看,“白发相亲角”人气很旺,成功率却很低。有研究表明,上海的“白发相亲角”的成功率不足1%。可见,对于婚姻,对于家庭,更多仍是感情的考虑、“三观”的契合,这才是婚姻和睦、家庭幸福的稳定基座。随着中国社会愈发走向成熟,因爱结合的婚姻,更会是主流的婚姻价值。因此,计算一时的物质得失,不如算清一世的幸福保障。拿身价作为婚姻的砝码,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爱情。

毋庸讳言,“相亲价目表”背后的婚姻焦虑,夹杂着向上流动的渴望,本质上却是对向下滑落的预防,反映出婚姻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有人总结,“50年代选英雄,60年代找贫农,70年代奔军营,80年代求高知”,从中可以看出,婚嫁的标准变动不居,与整个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思考父母心中“相亲价目表”的同时,也不妨想一想这份价目表背后社会心态、社会价值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