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党员志愿者在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收割“巨型稻”(无人机照片)。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16日,种植户在收割“巨型稻”。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16日,游客在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与收割的“巨型稻”合影。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16日,种植户在收割“巨型稻”。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16日拍摄的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无人机照片)。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16日,种植户在收割“巨型稻”。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袁隆平生态水稻种植基地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并开镰收割。这里种植的“巨型稻”是由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2021年选择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试种并取得成功。“巨型稻”的特点是长得高大,稻株粗壮挺拔,平均每株水稻植株高达1.8米左右,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穗长粒多,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亩产增加200至300公斤。三都镇新和村的这块试验田原本是一块抛荒田,今年村里集中流转后种植了“巨型稻”,计划2022年在全镇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乡村“巨型稻”迎丰收
乡村“巨型稻”迎丰收 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交付仪式在万
中老铁路“澜沧号”动车组交付仪式在万 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神舟十三号飞
月下棹神舟 星夜赴天河——神舟十三号飞 这所学校竟是“体育名校”!全市中小学
这所学校竟是“体育名校”!全市中小学 一封来自韩国的感谢信!
 一封来自韩国的感谢信! 第二届济南玉符河文旅节端上传统文化“
第二届济南玉符河文旅节端上传统文化“ 对标冬奥名将登场 “最美的冰”首体亮相
对标冬奥名将登场 “最美的冰”首体亮相 “海上联合-2021”中俄编队开展通过水雷
“海上联合-2021”中俄编队开展通过水雷
 新华全媒+|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征
新华全媒+|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征 202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开幕
202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开幕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多彩花灯迎中秋
多彩花灯迎中秋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让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 ——蒙标成事迹
 让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 ——蒙标成事迹 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走访
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走访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 鲍志斌:“独臂警官”为群众撑起一片天
鲍志斌:“独臂警官”为群众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