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推进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中小学每周至少一课时 设集体劳动周
根据方案,大中小学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普通高校明确依托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学时。每学年设立集体劳动周,学校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
分年级建立家庭劳动清单,帮助学生每年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体育: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 逐步提高中考分值占比
调整课程设置比例,逐步增加体育课时。到2022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将体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开设研究生体育公共课程,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普及游泳教学,力争到2025年让每一名中小学生掌握游泳技能。
学生每天校内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合理安排校外体育锻炼时间,建立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到2022年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改进初中、高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推行“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确定体育科目成绩。自2022年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科目考试分值占比。
美育:明年秋季初一学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考核纳入中考
小学每周不少于4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普通高中阶段累计不少于108节;中职学校必修课程累计不少于72节。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2个学分方能毕业。
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深化小班化教学、走班制、长短课等改革成果,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艺术特长。
自2022年秋季学期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考核纳入中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确定考试成绩,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作为考生录取限制条件使用。(张洪波)

樊振东4-1张本智和获世界杯冠军
扎根江源的环保人
大货车右转必停 济南交警开出首张罚单
朔尔茨正式就任总理,德国新政府班子有
怎样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习近平这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天外归来首次公开
亚布力分局森侦大队快速破获一起盗伐林
郯城登门慰问边疆“守护神”家属,一切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多彩花灯迎中秋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在辛亥革
徐自豪︱“信赖的部下,要好的朋友”:
郭汉城:戏曲千年活力的现代标识
自掏腰包贴报25万张 25年为居民奉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