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志愿者在教孩子手语游戏。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老师志愿者孙燕(中)在教孩子画画。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孩子和志愿者一起玩彩虹伞游戏(无人机照片)。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来自得妥镇的10岁女孩倪佩瑶展示她画的画。地震发生后,她和其他三个兄弟姐妹由爷爷带着来到了这个安置点,而爸爸妈妈则留在得妥镇的安置点,暂时无法团聚。她最大的心愿是早日见到爸爸妈妈。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来自得妥镇的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创意“月饼”。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老师志愿者辜晓鑫(左二)和孙燕(左三)与孩子们一起用橡皮泥制作创意“月饼”。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来自得妥镇的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创意“月饼”。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老师志愿者辜晓鑫教孩子们关于月亮变化的知识。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10日,在泸定二中临时安置点,一名来自得妥镇的小朋友在帮志愿者打气球。
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泸定县第二中学校成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了受灾严重的得妥镇的800多名村民,其中约有50名孩子。自9月6日开始,11名来自泸定县幼儿园和冷碛镇幼儿园的老师带领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志愿者服务团,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照料、陪伴这些孩子。
9月10日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这些志愿者自费买来气球、彩色贴纸、文具等,将三个帐篷装点成“帐篷课堂”,带领孩子们画画、做游戏、制作创意“月饼”等,一同度过特别的暖心节日。
之后,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在这个安置点的“帐篷课堂”里分年龄段照料和陪伴这些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习近平颁 度中秋
度中秋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查尔斯三世正式成为英国君主
查尔斯三世正式成为英国君主 “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探索宇宙 播种
“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探索宇宙 播种 慰问困难学生 送去关爱祝福
  慰问困难学生 送去关爱祝福 河北迁西县残联积极做好“康复体育进家
河北迁西县残联积极做好“康复体育进家 延安乘警:护航省运再发力 百日行动守平
延安乘警:护航省运再发力 百日行动守平 澳门:张灯结彩迎中秋
 澳门:张灯结彩迎中秋 李克强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在改革开放上
李克强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在改革开放上 夕阳西下好“风景”
 夕阳西下好“风景” 最美高铁
最美高铁 山东微山县:俯瞰生态鱼塘美如调色板
山东微山县:俯瞰生态鱼塘美如调色板 “八一”建军节,向军营的他们致敬
“八一”建军节,向军营的他们致敬 2022夏粮增产丰收观察
2022夏粮增产丰收观察 中国美院追忆方增先:浙派人物画当之无
中国美院追忆方增先:浙派人物画当之无 聂荣臻: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聂荣臻: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一篮鸡蛋送亲人——重庆璧山群众送别云
一篮鸡蛋送亲人——重庆璧山群众送别云 时代呼唤 工匠精神 ——《卫运河桥上
  时代呼唤 工匠精神 ——《卫运河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