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户”来得猝不及防,整个城市的采购平台和配送系统瞬间陷入瘫痪。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断粮的恐惧却像一个未知的黑洞,让原本冷静的人也一步步陷入了惊慌。
疫情再现
刘芸最早是从顾客口中得知疫情的。她今年53岁,和丈夫张强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区里经营着一个小卖部。1月12日傍晚,刘芸看店时隐隐绰绰听到人们在讨论着疫情。很快,一位顾客结账时告诉她,“你咋啥都不知道呢?快看朋友圈,通化已经有一例了。”
事实上,1月12日全天,通化市新增了5名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这次疫情起源于“养生馆”,一名感染者多次往返于黑吉两省,在公主岭市、通化市开展了4次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培训营销活动,导致多名“学员”被感染。(延伸阅读:1传118,吉林养生馆里的超级传播)
在这之前,这个吉林南部的小城已经近10个月没有新增病例了。“新冠”似乎离通化市民有些遥远,路上戴口罩的人寥寥无几。新增确证病例的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刘芸有些恐慌,“就在自己身边,都是无症状感染,我怎么知道进来店里的顾客是不是感染了?”
紧张的不止她一个人,第二天,刘芸的小店“被疯抢”。小卖部只有十几平米,规模不大,没有新鲜蔬菜,只卖一些生活用品和米、面、零食等便于储存的食品。即便如此,店里的东西还是被买走了一大半。
图|视觉中国
丈夫张强觉得,人们的反应有点过了,“有啥好抢的?去年都那么严重了,啥也不缺,还能让你吃不上饭吗?”张强在当地一家洗浴场所工作,疫情发生后公共场所全部关闭,他回家和刘芸一起看店。店里面积小,只有一张简易床,两人轮流在店里过夜。
和去年的许多抢购潮一样,一小波热潮过去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1月15日,通化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核酸检测。刘芸所住小区的检测点就在楼下,露天进行,“像排队买菜,都是一个小区的人,彼此都认识,都站着聊天。”偶尔有一两个防范意识强的人,刻意与人群保持着距离。
社区没有进行分单元、分时段的安排,等待检测的居民排起了长队。那天的气温是零下二十几度,小区里的检测从上午六七点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多。家住东昌区的高三学生孔珏莹同样排在长队里,趁着这会儿,她组织本楼和邻近两楼的业主拉起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更新检测进度,减少大伙儿在寒风中受冻的时间。
刘芸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做完检测,“冻得手脚冰凉,跟让猫咬了似的。”回屋后,她打电话给女儿慧慧,“妈妈快被冻死啦,那些给人做了一天检测的人可怎么办啊?”
封闭
平静没有持续很久。从1月12日开始,通化每天都有新增确诊病例出现。气氛又开始紧张起来,18日通化市发布通知,城区以居民小区为单位,乡村以自然屯为单位,全面实行封闭管理。
刘芸是个急性子,中午从邻居那听说下午4点要封闭小区,匆匆跑到小区外的超市买了点米,又绕到自家店里,拿回来几包方便面和火腿肠。平时,夫妻俩在店里做饭,家里甚至连酱油和醋都没有。那时候,超市里的新鲜蔬菜虽然涨价了一两块钱,还是能买到。
她没有买太多食物,家里人的冷静安抚住了她。女儿慧慧在湖南工作,不断打电话嘱咐她,“带好口罩,不要去扎堆抢东西。”慧慧心里有数,去年武汉疫情严重时,小区同样封闭了,但允许居民办通行证出入,超市小幅度涨价后也很快降下来了。丈夫张强也开玩笑,“老头老太太喜欢领鸡蛋占便宜,把这疫情领来了,现在又带头抢菜的话,只能是导致物价上涨了。”
“领鸡蛋”,是当地人口中“养生馆”的代名词,养生馆的惯用方法是让老人们听课签到,送免费鸡蛋。通化是个老龄化严重的城市,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给养生馆的蔓延提供了土壤。慧慧告诉我,在当地,几乎到了每个小区都有一家养生馆的地步。她的姥姥在世时,曾是养生馆的热衷者,“家里人拦都拦不住”。
等到刘芸提着方便面走到小区门口时,“封小区”已经开始了,她被卡点执勤的工作人员拦在门外,“好说歹说才进了门”。
张强还留在店里。封闭小区那天起,通化的一切商业活动都暂停了,街道上的超市大门紧闭,但位于小区内部的小卖部还没有接到关停通知。刘芸家的小卖部越来越忙,一面是小区内部居民的抢购,一面是货源无法进入。店里的物资在一点点减少,刘芸打电话叮嘱丈夫,“给自己家囤点米和面。”那时候,她还在琢磨着,社区什么时候会通知办理出入证。
“封户”来得猝不及防。
1月21日晚上9点出头,刘芸在洗漱时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催促她,“快让你老公关店回家,要封户了!再等下去就回不来了!”大约一个小时前,通化市发出通知,从22时起对东昌区居民住户实施贴封条封闭管控,居民一律不得外出,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助解决生活物资配送需求,封闭管理解除时间另行通告。
图|视觉中国
即使是去年全国疫情最严重时,通化也没有“封户”。刘芸又慌了,小卖部里的暖气不足,夜里只有十五六度,她心里害怕,忙打电话给张强,“不卖了不卖了!你快点回来!”还让他把米和面一起带回家。打电话的同时,刘芸手机里微信和支付款的收款声音疯狂响起,“手机炸了一样”。后来她才知道,小卖部里同时挤着十几个人买东西,“关门都关不上。”
挂了电话已经是晚上10点出头。家门还没贴上封条,刘芸跑到小区门口找到卡点的工作人员,恳求“先别封我家,我老公马上回来。”但小卖部所在的小区封闭了,张强已经出不来了。
一直到晚上11点半,张强突然敲响了家门。他报了警,由民警送回家,刘芸的心才稍微放下来。时间仓促,张强抱回了养在小卖部里的一只小狗、一颗白菜和一颗酸菜,唯独落下了米和面。
断粮恐惧
通化市被连夜按下了暂停键。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地给每一家贴上封条。刘芸不知道自家的封条是在深夜几点被贴上的,第二天醒来时,路上没有行人,没有车,没有声音,像极了去年2月份在视频里看到的武汉。
封条贴上后,一直冷静的慧慧也不知所措,一天到晚抓着手机不敢放。她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转发消息说,封闭时长为三天,“如果第二轮核酸检测后,整个小区都是阴性,可以拿出入证通行。”1月20日至22日,通化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基本结束,市区累计采集样本已出结果的36万人里,呈阳性的有88例。
刘芸家的小区没有阳性病例,但也没有得到解封的消息。家里只剩一点米和方便面,刘芸和丈夫改成了一天吃两顿。她已经三四天没有吃过青菜,开始口腔溃疡,“不停地喝水,为了解决饿,也是怕自己上火。”22日,封户后第一天清早,她就在朋友圈里问,“谁有生活物资配送的电话号码?”好友给她发来八九个电话,也把她拉进了超市采购群里。刘芸挨个打电话,每个号码都能打通,但全都没有人接。
图|视觉中国
慧慧开始帮父母在手机上“抢菜”。从22日上午七点开始,不停地刷新几个购买采购的小程序和APP,里面的店铺全部显示“休息中”。她曾经下单成功过一次,又很快被取消了订单,把她急哭了。直到24日上午9点,慧慧刷到一家超市短暂地开门了,“脑子一热”,来不及细看,飞快地点了一袋米和几捆青菜。几分钟后,店铺又关门了。慧慧不知道自己下的单还算不算数,“外卖员被关在家里,有人能给我们送吗?”
刘芸安慰女儿,“很正常的。”她看到超市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说,开门10分钟的时间,涌进了1000多份订单,“根本送不过来”。女儿问她,长这么大有没有挨过饿?刘芸说,“没有,更没有想过这个年代会因为疫情挨饿。”她只能精打细算地安排家里的食物。“我老公早上十点吃完,下午两三点就饿了。我不让他吃,有东西我也不敢让他吃,我怕吃完没有了怎么办?”
那是许多通化市民最难捱的几天。解封日期是个未知数,可能到来的“断粮”恐惧让他们小心翼翼。每一个本地群里不停冒出信息,询问买菜的电话、从外地送菜的办法,以及“断粮求助”的信息。但除了“联系网格员”以外,似乎没有其他更有效地解决办法。
刘芸曾听小区里的网格员说,自己已经五天没有回过家了。最让她心酸的是,微信群里流传着一张求助购买药品和鸡蛋的图片,上面写着门牌号和手机号,“家中有92岁老人卧床,我俩都70多岁,不会上网买东西,我拿三百块钱求助帮买。”
也有一些年轻人提前做了准备。大三学生陈玉告诉我,封户之前,一些微信群流已经传着政府关于物资配送的文件,自己预感到“可能会有更严格的封闭”。疫情刚出现时,政府曾呼吁市民“不要抢菜”,但孔珏莹仍然催促父母买了能够维持好几天的主食和大白菜、土豆。封户后,家里小心保持着每天吃一顿煮面条,一顿粥和咸菜,一顿能吃上蔬菜的生活。24日,孔珏莹所在的小区里有人把绳子从窗户放出来,楼上楼下相互传递食物。没有绳子的人家,就把床单和衣服撕开,绑成绳子。
她在自己组建的微信群里看到,隔壁单元楼顶楼有一位住户求助,“家里已经完全没有干粮可以吃了。”她觉得有些无力,在微博里有些悲观地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自救”
“别说那些没有用的了,都顶一下微博自救,让咱们上热搜,让国家关注到我们!”24日下午,刘芸在微信上看到好友的号召。
她从来没有用过微博,赶忙在手机里下载了个软件,登录进去。“一上去,看到好多人在说通化,我也说了几句,有人问我,我就回复。”刘芸调侃,“给我这个五十几岁的老太太饿得啊,还得学上微博了。”她盯着通化的词条在热搜榜上下浮动。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曝光量,许多通化市民在各大媒体的微博下留言,或是带着其他热搜的词条发言,“求求关注一下通化的民生”“通化物资紧缺”“通化需要支援”,类似的内容不断刷屏。
这种呼喊得到了回应。1月24日,通化市副市长蒋海燕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道歉,并表示成立了保民生志愿服务队,将面向广大居民免费提供生活必需品代购配送服务,按每户5天需求量半价配送“蔬菜包”,将在第二天早上6点全部送完。
当天晚上9点,刘芸和张强趴在窗户上,看到运送物资的车辆陆续开进了隔壁小区,“盼星星盼月亮,送吃的来了。”但等了许久,也没有配送到刘芸家的小区。张强给网格员打电话,被告知“你们家是个新竣工的小区,不知道入住多少户,所以没把你们纳入社区里。”张强急了,和网格员吵了起来。最后,刘芸联系了物业和社区,才把小区单元楼登记上。
25日凌晨5点多,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把蔬菜包送到刘芸家楼下,一棵白菜、几个白萝卜、一个包心菜,装在蓝色大塑料袋里。刘芸把菜拍照发到朋友圈里,“感谢政府的救命菜,感谢‘大白们’不辞辛苦地奔波!感恩!”让她意外的是,慧慧在手机上抢到的米和菜随后也送到了。拿到手的物资打消了一部分恐惧,那天晚上,夫妻俩终于“吃了一顿饱饭”。
刘芸领到的蔬菜包
孔珏莹家的蔬菜包到26日傍晚才送达。25日晚上,看到朋友圈里有人陆续收到了蔬菜包,孔珏莹和家人把剩下的最后一个大包菜炒了,“庆祝一下,动起来了就有希望了。”她给记者发来一张不锈钢碗吃得锃亮的图片。
不过,她打开买菜平台发现,上面的所有店铺仍然显示“暂停营业”,跑腿代购“不在服务范围内”。仓促运转起来的物资配送系统依然遗留下不少问题,有的小区收到的蔬菜包数量少,只能“紧着确实没有食物的人家”,有的蔬菜包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足以支撑5天的量。
陈玉最担心的还是配送物资的人。26日,通化下起了大雪,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视频,从窗户看出去,五个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踉跄着走到小区外的栅栏边,一下子躺倒在厚厚的雪地里。“东三省很多地方自顾不暇了,能不能有更多的人来支援,换一换连轴转了十几天的一线人员?”
(文中刘芸、慧慧、孔珏莹、张强为化名)

 大陆宣布禁台湾肉制品,对岸反应丑态百
大陆宣布禁台湾肉制品,对岸反应丑态百 葛招龙:让国宝戏台重现古韵
葛招龙:让国宝戏台重现古韵 “封户”七日,通化市民经历了什么?
“封户”七日,通化市民经历了什么? 罕见!联合国秘书长就中美关系表态
罕见!联合国秘书长就中美关系表态 “亚洲毒王”落网,从广东马仔到国际
  “亚洲毒王”落网,从广东马仔到国际 央视网络春晚名单曝光!丁真意料之中
  央视网络春晚名单曝光!丁真意料之中 10部新片箭在弦上 2021年电影春节档如
  10部新片箭在弦上 2021年电影春节档如 春节7天假期究竟能去哪玩?有哪些景区开
春节7天假期究竟能去哪玩?有哪些景区开
 全文!拜登22分钟就职演说:让我们所有
全文!拜登22分钟就职演说:让我们所有 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
习近平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张家口 日本女子30年出席7届夏奥会 成奥运会“
 日本女子30年出席7届夏奥会 成奥运会“ 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美国
 这个世界,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美国 走进中国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
走进中国首个“月球样品实验室” 2020英国生态协会摄影比赛 捕捉各种形态
2020英国生态协会摄影比赛 捕捉各种形态 难得一见 采莲湖社区铁树开花了
难得一见 采莲湖社区铁树开花了 哥伦比亚庆祝麦德林花卉节 机器人担任“
哥伦比亚庆祝麦德林花卉节 机器人担任“ 魂系齐鲁第一路 ——献给铁道部第十四
  魂系齐鲁第一路 ——献给铁道部第十四 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冬季兴修农田水利   郯城:第一书记解
 冬季兴修农田水利   郯城:第一书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