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雄安新区举办公众考古系列活动,向公众介绍雄安新区丰厚的文化积淀。
本次公众考古系列活动以南阳遗址为重点,同时辐射沙窝墓群、午方遗址、东牛东庄遗址、白龙遗址等考古遗址群。内容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参观文物仓库、观看雄安考古纪录片、参观南阳遗址、陶器修复、参观东牛东庄遗址(体验考古发掘)、午方遗址、白龙遗址等。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三代为王畿、先秦为国界、汉末为战场、晚唐为藩镇,有宋一朝百余年来,雄安始终居于边陲重镇的地位,雄安地区是河北古文化遗存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建红表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做好雄安新区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使遗产保护利用最大限度融入雄安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既是守住雄安新区千年历史记忆,更为新区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滋养。为着眼长远切实做好新区文物保护工作,为雄安新区科学规划和稳步建设提供考古依据,雄安先期启动了全域考古调查,摸清家底。同时,大力推进考古前置工作,从根本上解决雄安新区建设与考古工作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和考古科研的协调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雄安新区南阳中学的学生在考古工作者的带领下,体验陶器修复,并在考古工作现场学习传说中的洛阳铲——探铲在考古工作中的使用及作用。
“希望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更要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知来处,明去处。承炎黄,载华夏。华夏文明璀璨,需要青年一代继续守护,继续传承。”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说。

雄安新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
乡村娃唱响京韵人生
“太空新人”蔡旭哲:为了这一刻等待12
“冰墩墩”送清凉夸咱“马头好”
河北迁西县残联打造“共享阳光 传递温
浓情端午送清凉暖警心 延安乘警尽全力
土豆获丰收 呈现好“丰”景
地头“兑现”粮食变钱
香港,革故鼎新谋发展
端午假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菜篮子”
福建华安:晚稻插秧农事繁忙 千亩梯田
内蒙古发现约1.25亿年前恐龙化石
看,日晕!
乐享春光
春暖花开景宜人
开学遇上冬奥 我们一起加油!
毛主席带李银桥去白云山庙,老和尚神秘
探访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 奉命赴山东 抗
济南三中兴晨:5小时连续在岗服务千余人
那个28岁就退休的郭宇,如今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