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刺耳的地震警报突然响起,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民间流传的“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有没有科学依据?与地震抗争49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用亲身经历给出了让人意外的答案,并分享了守护家园的“黑科技”。
1976年,年轻的建筑工程师周福霖在唐山进行震后建筑调查时,遭遇了6.9级强余震。“那一刻,我亲眼看着同事被从床上甩飞”,周院士回忆道,“我想逃,却发现双腿根本不听使唤”。在剧烈的晃动中,他艰难地爬向门口,却发现变形的房门已经无法打开。“当时真的以为生命就要终结了。”大约12秒后,地震停止,他们所在的房屋虽然千疮百孔,但未倒塌。
这次经历成了周院士毕生钻研抗震技术的原点,他也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结构才是保命关键,好的建筑结构可以保证建筑不倒塌,没有必要跑。而真正遇到大地震,人是站不起来的,也没有办法跑。所以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掉”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唐山地震中那个含泪的质问
让他立下“盖不倒的房子”誓言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将整座城市撕成碎片。周福霖作为震后调查组成员踏入灾区时,眼前只剩残垣断壁和散落路边的尸体。而最刺痛他的,是一位幸存老大爷的质问——老人牵着仅存的孙子,指着他们这群科技工作者颤声质问:“你们不是搞科学的吗?为什么地震一来房子全倒了?”
那一刻,周福霖红了眼眶:“是的,我们没把房子盖好。”尽管倒塌的房屋并非他设计,但他深知这是整个行业的责任。废墟上的对话,成了他毕生奋斗的起点:“我还有几十年人生,一定要为老百姓盖地震中不坏不倒的房屋!”
油毡布启发黑科技!中国这项发明
被联合国点赞,能救百万生命
房屋要怎么才能做到在地震中不倒?周院士现场展示了3种技术对抗地震的能力——传统抗震技术,通过增加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来使它更“强壮”;减震技术,通过减震装置削弱地震的影响;隔震技术,在建筑底部加一层“柔软层”,让建筑做到“以柔克刚”。
演示模型一开启,现场人人惊呼,传统的抗震技术在地震环境下剧烈摇晃,而采取隔震技术的模型几乎不受地震影响。传统抗震房屋甚至会放大2倍地震破坏力!
隔震技术是周院士研究的重心,灵感也来自唐山大地震。在唐山的震后调研中,他发现了2栋“楼坚强”。地震中没有坍塌的原因是楼底下有一层油毡布做的防潮层,让建筑滑动了40厘米,他意识到,这是建造地震中“安全岛”的方法。
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学习,他研发出隔震支座,它是一个在房屋底部加入的隔震装置。1993年,我国使用橡胶隔震支座的第一幢隔震房屋建成,经数次地震不倒不坏,这被联合国称为世界隔震设计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百年试验:
一场跨越世纪的100%的答案
隔震支座这项抗震“黑科技”靠谱吗?虽然通过一系列“加速试验”证实,隔震支座在时间和重压等情况下完全靠谱,周院士还设置了一个长达100年的特殊“排班表”——2000年起,周院士开始了对隔震支座老化、徐变的长期试验。这个试验目标是做满100年,而第一阶段是50年。
50年中,每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试验数据,也负责交办给下一任,一直到试验做满100年。周院士说:“我看不到结果没关系,但到那时我们就能说,我们的房屋是地震中不坏不倒的‘安全岛’。”
从唐山废墟中的顿悟,到联合国认可的突破;从古建筑智慧中汲取灵感,到开启百年验证之路——周福霖院士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着“人命关天”的深刻含义。

 经数次地震不倒不坏 中国抗震“黑科技”
经数次地震不倒不坏 中国抗震“黑科技” 举重亚锦赛:李闫斩获三金 中国队31金收
举重亚锦赛:李闫斩获三金 中国队31金收 香约槐花郕风化语 诗韵共舞醉美东庄
 香约槐花郕风化语 诗韵共舞醉美东庄 默茨“新政”,能否重振德国?
默茨“新政”,能否重振德国? 专访“丹麦国旗勋章”获得者石琴娥 55岁
专访“丹麦国旗勋章”获得者石琴娥 55岁 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团,一支用爱传递爱
 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团,一支用爱传递爱 彭丽媛同巴西总统夫人罗桑热拉参观中国
彭丽媛同巴西总统夫人罗桑热拉参观中国 “反诈口诀”说反诈
“反诈口诀”说反诈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澳门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5周
澳门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5周 今年这些高校学位服上新!
今年这些高校学位服上新! 多姿多彩的端午假期
多姿多彩的端午假期 幸福牵手“520”
幸福牵手“520” 让微笑 传递爱
让微笑 传递爱 兰州:黄河之滨流光溢彩迎五一
兰州:黄河之滨流光溢彩迎五一 焦裕禄追亿系列报道之十一  母爱是世间
焦裕禄追亿系列报道之十一  母爱是世间 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
抗战影像记忆丨八百壮士与298封遗书 把病人当亲人 融小我创大业——记青海首
把病人当亲人 融小我创大业——记青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