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中)身着潜水服,准备潜入水下开展打捞训练。齐士鸣摄
“在消防救援领域,1秒钟不单单是个时间概念。很多情况下,这是守护生命的必要一搏,是生与死的较量。”回顾20年工作经历,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指挥部作战训练处副处长刘亮,道出“抢先一秒”的意义所在。
2002年,18岁的刘亮参军入伍,成为原武警吉林消防总队一名消防战士。刚到部队时,由于身材瘦弱,刘亮“遇上训练会发怵,听到警笛会紧张,面对险情会惊慌”。向战而学、向战而行,在部队培养下,在一次次救援任务的磨炼中,刘亮一步步成长为本领过硬的消防卫士。
然而,消防救援工作的危险性,许多时候超出刘亮的想象。2013年6月,长春某地下商场发生火灾,大量群众被困。担任中队指导员的刘亮带队到达现场,冒着浓烟3次冲进火场,救出17名群众。得知仍有一名群众被困后,他再一次进入火场。他一边判别方向,一边摸索前行,最终找到已经昏迷的群众,拼尽全力抱起他冲出火场。成功脱险后,刘亮摘下面罩大口喘着粗气,背上的空气呼吸器发出气体即将耗尽的警报声……
2018年,武警消防部队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职能也由救火为主向“全灾种”“大应急”拓展。为适应新职能、谋求新作为,刘亮和团队潜心钻研,创新高层灭火、冰上救援、紧急避险、专勤训练等20余种实战应用操法,在吉林省消防救援队伍中全面推广。
冰下打捞,易痉挛、易迷失方向、易窒息,一直是应急救援领域的难题。针对冰下救援的特点和技术短板,每到冬季,刘亮就带领队员们破冰凿洞,在寒风中试、冰水中练,不断总结经验。他连续6年担任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潜水员培训教练,累计培养出70余名专业骨干。
参加各类救援行动5400余次,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一次次淬火前行,不仅为刘亮带来众多荣誉,也在他身上留下耳鸣、风湿、腰肌劳损等10余种伤病和大小近30处伤疤。年迈的父母心疼儿子,不止一次劝他换个岗位。刘亮说:“部队培养了我,实战锻炼了我,我要趁着年轻,在灭火救援作训岗位多干几年。”2021年5月,刘亮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女排横扫哥伦比亚队迎世锦赛两连胜
近观美国抗疫失败的五大恶果
那个在龙泉寺出家的北大数学天才下山了
蓝焰齐聚谋打赢 豪强征战竞争锋——黑龙
普法宣传进万家 全民学法掀热潮
郯城:五彩稻喜获“双丰收”
青岛:国内首座 “A”字形钢塔竖向转体
山东惠民:“孝善食堂”烹出养老敬老“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晚会在东京举
李克强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趣味运动会 迎接丰收节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夕阳西下好“风景”
最美高铁
山东微山县:俯瞰生态鱼塘美如调色板
“八一”建军节,向军营的他们致敬
纪事 | 一波三折——电影《神秘的大佛》
中国美院追忆方增先:浙派人物画当之无
远山的回响|来当“新村民”!名校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