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省优秀语文教师、济南市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中语会理事、济南市中语会理事长、济南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在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山东教育》《中学生读写》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6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作文赛事,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教到老,学到老,订阅书刊六七十种
王玲老师在济南三中辛勤耕耘35载,她始终以自己的学识滋养着学生的心田。多年来,她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订阅的教育教学及文学书刊有六七十种,这让她在科研和教学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主持实施教育部科研课题——《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实践数据。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生品格养成》省级实验课题。她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自己的学识、独特的风格深深吸引和影响了一大批学生,每到课间,王老师身边都会围满了一群热爱文学的孩子。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都清晰地记得在某一堂课、某一篇作文修改中王老师给其留下的受益匪浅的话语。
创办语文实验室 义务服务10年
王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她主动向学校申请,创办了语文实验室。从图书的购买、管理到图书的分类、标签,再到阅读课后的清点整理,都是王玲一手操办。这份额外的工作,王玲一干就是十年。
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个性鲜明的学生,王玲认为,唯有循循善诱,才会走进他们的心灵。“我是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去关爱学生,从一位朋友的角度去感化学生,从一位老师的角度去引导学生。”王玲对她的学生一直充满耐心和爱心。
主动做“粉丝” 帮学生发现闪光点

在班级管理时,王玲主张“宽严有度,活而不乱”的教育理念,她以平等博爱为前提,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把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估的唯一标准。王玲始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刘立森同学写作底子不错,但学习浮躁,有时还惹是生非。王玲在写作课上向同学推荐他的文章,又表扬他具有正直的品性,使刘立森倍添了自豪感,时时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王玲认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去欣赏、尊重他们,才能使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
教学三十五载,王玲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如润物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教育的沃土,使教育园圃中的小树自由而又茁壮地生长。

“山东儒学大厦”投资建设签约仪式胜利
二十四节气沉浸式体验全球公益巡讲首场
济南银座中铁逸都店招聘
习近平的8号球衣丨习主席的国礼故事
新疆十年新增公路6.22万公里
“中国好人”张航:坚持志愿服务,让城
持续40年的罪恶:揭开美国人体实验冰山
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晚会在东京举
全球拍天宫|守望家园,中国航天员首次
趣味运动会 迎接丰收节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夕阳西下好“风景”
最美高铁
山东微山县:俯瞰生态鱼塘美如调色板
纪事 | 一波三折——电影《神秘的大佛》
中国美院追忆方增先:浙派人物画当之无
那个在龙泉寺出家的北大数学天才下山了
远山的回响|来当“新村民”!名校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