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迎鹤来,三月三送鹤去”,清晨,伴随声声鹤唳,陈光会走上河堤,抛撒鹤粮,看着越来越多的黑颈鹤,虽寒风凛冽,却满心欢喜。陈光会今年38岁,是一名志愿护鹤员,她住在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类大熊猫”,也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陈光会从2003年开始担任护鹤员,回想刚开始投喂的日子,机警的鹤群并不接纳自己。陈光会说:“尝试了用民歌、方言来唤鹤,都不奏效,最后是通过口哨模仿黑颈鹤叫声,每天准时投喂,慢慢培养出了感情。”到了黑颈鹤越冬的季节,陈光会每天要监测黑颈鹤数量、投食,必要时还会进行救治,并劝阻闯入栖息地的游客。“黑颈鹤像是我的家人,当它们飞离时心里会感觉空落落的。”陈光会说。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食物源基地建设等管护措施,来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监测发现,截至11月27日8时,抵达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2260只,创造了该保护区自1990年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逐渐成为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人鹤和谐的画面在此呈现。

12月11日,陈光会离开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子管护站准备前往黑颈鹤栖息地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观鸟爱好者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堡里观测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观鸟爱好者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堡里观测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12月10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准备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12月11日,陈光会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准备给黑颈鹤投食。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是12月11日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来自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摄影作品,
来自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摄影作品, 划重点!济南三中锁定结构化智慧课堂教
划重点!济南三中锁定结构化智慧课堂教 高原的守望 黑颈鹤吟唱的地方
高原的守望 黑颈鹤吟唱的地方 老年人感染如何居家治疗?孕产妇、儿童
老年人感染如何居家治疗?孕产妇、儿童 一张“众乐乐”城市文化名片——走近济
一张“众乐乐”城市文化名片——走近济 举重——世锦赛男子89公斤级:刘焕华获
举重——世锦赛男子89公斤级:刘焕华获 2022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册
2022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册 2022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人群像实录
2022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人群像实录 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一)
江泽民同志生平照片(一)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 进博会荟萃全球美味
进博会荟萃全球美味 红月亮邂逅天王星
红月亮邂逅天王星 全球拍天宫|守望家园,中国航天员首次
全球拍天宫|守望家园,中国航天员首次 趣味运动会 迎接丰收节
趣味运动会 迎接丰收节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震区里的中秋节爱心课堂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您安息吧!——来自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您安息吧!——来自 中央档案传来:毛主席三份亲笔批复铁证
中央档案传来:毛主席三份亲笔批复铁证 77岁陈丽华立遗嘱:儿女每人100亿,余
 77岁陈丽华立遗嘱:儿女每人100亿,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