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口口相传:
“坚持就是胜利”
但是用到这个王女士身上
就不是这个理儿了
王女士四十多岁,在武汉一家事业单位上班。2001年3月,她在湖北某驾校报了名,但至今没有拿到驾照。先后交了5次学费,每次都只是考过了科目一。她的方向感特别差,只要遇到突发情况就丢掉方向盘捂着眼睛,急得教练直叹气。
一天王女士终于意识自己真不适合开车。于是她果断弃学。校长一口答应并退回学费,“如果你这样的技术考到了驾照,我会觉得对不起社会,你决定不学太好了,我请你吃饭。”王女士也可谓史上最牛的驾考“钉子户”!据悉王女士她是在26岁开始学车,一直学了14年!
苍天呐,14年都没考过,
西天取经也不过才14年,还是走路过去的,
这要是开车去,都不知道打几个来回了!
驾考老不过,跟智商有关?
我们在学车的时候
难免会挨上教练几句说
“你怎么这么笨”?
驾考老不过,难道真的和智商有关?
在德国,考驾照只有5次机会。如果考了3次还没有通过,就会被送去参加智商和判断力的心理测试。如果通过了测试,还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没通过,就会被认定为“不适合开车的人”。
驾考老不过,真的跟智商有关吗?
看一个人适不适合考驾照,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可以从其生活中其他方面进行观察,比如平时工作、学习中的表现等等。不过,自身学习时态度认不认真,有没有用心也很关键。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员自身的心理状况,面对紧急状况下的反应等。此外,还与驾培时碰到的驾校教练情绪有关,有些教练过于急躁,也会对学员产生心理影响。
如果驾考学员确实出现多次考试不通过,尤其一些一坐上车心理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最好不要再继续考驾照。否则即便拿到了,也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造成隐患。
是否要引入心理测评机制
有关研究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开车除了体格、体力、感官能力、身体内部器官等生理因素外,驾车人还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刘小林也曾建议,国内驾考可引入心理测评机制,让心理素质有问题、不适合开车的人提前淘汰,这样可有效减少马路杀手。但他表示,这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厉害了,我的红事会,2020年活动有哪些
“中国网事·感动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
朴槿惠妹妹竞选总统,“坑姐专业户”这
西安疫情传播链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间城市里的倾听者、陪伴者
校园文化艺术节丨一方画纸展才华,三
山东省文促会与旅促会联合举办“泰山文
粗心学员丢失钱包 车管辅警完璧归赵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怎样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习近平这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多彩花灯迎中秋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周恩来巧赠外宾“蘑菇云”照片当国礼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