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济南阳光助学中心的义工们亲眼目睹的一幕:一位拄着双拐的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山东省济阳县垛石镇一家幼儿园接孙子。双腿几乎不能打弯,全靠双拐移动,艰难的样子让人感到难过。
老太太说:“孩子的爸妈到县城打工了,孩子的爷爷四处打零工挣点钱,供家里开销。接送孙子和做饭的任务,就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
令人惊讶的是,她家的情况并非个例。这家幼儿园的院长告诉我们,全园100多个孩子,八成以上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偶尔有年轻母亲目前在家,也是因为家里生了二胎,母亲不得不在家带二胎婴儿。
作为一家以开设永久免费的少儿校外课堂和助学帮扶为宗旨的公益机构,今年以来,济南阳光助学中心已经组织了上百场免费的少儿校外活动,累计到三十多所济南近郊和各县区的学校、幼儿园支教,他们发现,留守儿童现象在济南周边农村不算少见。
在柳埠镇一所才艺培训学校,有30多个孩子,其中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济南市里和周边县城打工。这些孩子往往一两个月才能见一次父母,而且都是匆匆的见上一面,或者一天半天的,父母又回离开返回打工的地方了。
为什么这么多的年轻父母狠心撇下孩子去城里打工?济阳县垛石镇这家幼儿园的园长说,村子里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在县城里买了房子。还房贷,家里消费等等,不在外打工无法养活一家人。甚至,靠一个劳力在外打工都无法满足家庭的全部开支。即使没在城里买房的年轻人,靠地里的收成很难满足经济支出,只能把孩子扔给老人,小夫妻双双除外打工。
笔者曾问过一个5岁的女孩,想不想爸爸妈妈?她竟然漠然地说,不想,一会又说想。再问她第二遍时,她的眼泪就刷刷地流下来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年纪,父母离开孩子去外地打工,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肯定会蒙上一层阴影。长期不合亲生父母在一起,得不到精神关怀的孩子们,性格往往会受到影响。
更严重者,则会造成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柳埠一所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亮亮(化名),见谁都不说话,十分不合群,成为一个表现怪异的孩子。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离异,他跟着姥姥生活。往往三五个月才能见妈妈一次,爸爸基本上见不上。长期跟着老人生活,他的性格越来越内向。
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持续多年,这在农村司空见惯。一旦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把孩子扔给老人,也导致了年轻夫妻责任意识的缺失。一位幼儿园园长告诉笔者,年轻夫妻仅仅是把孩子扔给了老人,不提供经济支持,也不大关心孩子的困难。事实上,这些本身背负巨大生存压力的年轻父母,又将压力传递给了老人和孩子,这批年轻人成了不赡养老人、也不抚养孩子的群体。

厉害了,我的红事会,2020年活动有哪些
“中国网事·感动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
朴槿惠妹妹竞选总统,“坑姐专业户”这
西安疫情传播链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间城市里的倾听者、陪伴者
校园文化艺术节丨一方画纸展才华,三
山东省文促会与旅促会联合举办“泰山文
粗心学员丢失钱包 车管辅警完璧归赵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怎样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习近平这
“大观杯”摄影比赛发奖仪式暨摄影作品
重庆:老旧社区变身网红文创新地标
国庆佳节,他们坚守战位
多彩花灯迎中秋
福建独有,全国罕见!福州夜航龙舟火了
安心!暖心!应对突发情况,山东交警随
周恩来巧赠外宾“蘑菇云”照片当国礼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