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旧闻解密
投稿

森正孝:揭露日本731部队细菌战真相

2018-07-16 23:26: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蕾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去年,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及南 京大屠杀80周年。日前,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森正孝来华谈到了“731部队细菌战真相以及日本政府的责任”。

                                   
                       731部队共造成27万人死亡
 
  中国方面统计的遭受日本细菌战情况显示,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1933年至1945年间,所残害的地区涉及20省、自治区,共造成27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堪比南京大屠杀。但日本方面到现在仍不承认在中国进行了活体实验、不承认发动过细菌战。 
 
 
    实际上,在731部队之前,日军进行的活体实验早已展开。1933年日本在背阴河设置部队,这里平时关押中国人500名,他们被称为“圆木”,意思是从山上砍下来可以随意处置的木头。这里所进行的人体实验包括喂食带有霍乱菌的包子、500V电流电击、氰酸液注射、光气毒气、无水情况下的生存等。
    731部队的5个主要任务是:大规模生产具有强大感染力和毒性的细菌(病原体),研究实施细菌战的方法手段,疫苗的开发,冻伤实验,开发毒气武器的实验。日本为此支付了庞大的预算。
  森正孝对731部队当事人进行调查时,后者告诉他最残忍的试验环节是活体解剖:将细菌注入人体后,人有抵抗能力,当细菌遇到人体抵抗的时候,细菌就会变得更强大,然后扩散到人体各个器官。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他们不等人死以后再行解剖,简直是惨绝人寰。
    森正孝说:“经过各项数据统计,我认为活体试验受害的中国人达到1万人以上。”
 
 
    日本战败投降后,731部队开始了毁灭证据的工作。有几百名“圆木”都是被用氢氰酸谋杀的,然后把他们和感染了细菌的跳蚤、老鼠等小动物一起全都在焚烧炉中焚烧。未能完全焚尽的“圆木”则被抛到松花江里。731部队解散时,所有队员都必须聆听3个训示:隐瞒731部队身份和自己的军籍;不去任何官方的机构任职;严禁各成员间互相接触,对731部队的记忆保持沉默并将秘密带进坟墓。
                                           
                                  美日交易
 
   731部队的试验数据材料战后被带回了日本。1982年6月22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美军占领日本的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曾与731部队作了一个交易:将所有试验数据和材料提供给美军,即可被免除战争罪责。1946年开始的东京审判,细菌战问题只有一次被提出,而且还不是针对731部队的。后来,细菌战话题在二战战后的相关内容中消失,这背后是美日暗中交易的结果。
  据说,1945年8月到1947年11月,美国对日军731部队一共进行了4次调查。前两次调查,日本只承认对动物做实验,不承认做了人的活体实验。后来情况发生转变,在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伯力审判)中,12名731部队相关队员供述了实施细菌战、进行人体试验的事实。美国方面得知消息后坐不住了,两次派出调查团又对此做了彻底细致的调查,最后,美国国务院及国防部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的生物战研究情报对美国的生物战研究项目具有极大价值。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必须回避将731部队的生物战专家作为战犯诉诸法庭而使其他国家获得相关情报的事情发生。
 
 
  由于当时美苏关系已进入冷战期,美国非常担心细菌战的数据落入苏联人手中,美国要独占细菌战相关研究数据,于是便与日本做了肮脏的交易。东京审判中之所以对此一概不闻不问,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森正孝曾经7次赴朝鲜进行调查,确认美国在朝鲜战争时期使用了731部队研制的细菌武器,实施了细菌战。他通过调查还得知,美国国立档案馆在上世纪50年代曾将这批资料制成缩微胶卷。1986年9月1日在美国众议院的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部负责档案资料管理的官员陈述说,“上世纪50年代后期已将731部队的资料交还给日本。”但是,日本右翼至今仍然在否认731部队以及细菌战和人体试验这一事实。
   
                                                                  

 

责任编辑: 孙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今日报道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今日报道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今日报道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鲁ICP备1604352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6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