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将不再被湿垃圾污染,干垃圾焚烧成本降低,湿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
一些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新发明不断涌现,新技术得到应用,不少网友直呼“高手在民间”。
垃圾必须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湿垃圾必须破袋投放……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7月初在上海实施。如今,这项政策已经落地两个多月了,落地效果如何,市民评价咋样?
据了解,上海垃圾管理新规落地两个多月来,湿垃圾清运量显著增加,干垃圾明显减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45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约达到92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13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低于15500吨/日,比2018年底减少了26%。
专家表示,湿垃圾分出量是检验垃圾分类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垃圾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将不再被湿垃圾污染,干垃圾焚烧成本降低,湿垃圾则可制成肥料、沼气等。此外,干垃圾中混有湿垃圾含量降低后,焚烧炉燃烧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湿垃圾分拣去除塑料袋等杂质后,经过粉碎、蒸煮、提油等步骤,被送入厌氧罐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每吨湿垃圾能产生沼气约80立方米,燃烧后可发电150千瓦时左右。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表示,两个多月来,上海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全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民参与热情高涨。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2万个分类投放点改造和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的更新。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1092辆、干垃圾车3197辆、有害垃圾车80辆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车154辆。
上海在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时,部分市民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难免会有些抱怨。如何有温度地推进“定时定点”投放?
据介绍,上海按照“定点要坚持逐步推行,定时要灵活,撤桶要鼓励,破袋要引导”的思路,建议有条件的小区因地制宜适当延长垃圾箱房开放时间,同时大力推广“破袋神器”。对夏季湿垃圾容易腐烂发臭问题,还会督促相关单位,增加清运频次。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