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家 18 亿?
陆步轩伸手弹了下烟灰,笑得露出一对兔牙,一脸无可奈何," 你们得帮我辟个谣。"
他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新闻标题从 " 公司年销售 18 个亿 ",传着传着变成 " 陆步轩身家 18 个亿 "。" 北大屠夫 " 又火了。
朋友发来的微信消息提示弹个不停,陆步轩才知道,自己上了热搜。" 一不小心上了头条。" 陆步轩笑道。
16 年前,陆步轩因为北大毕业卖猪肉被媒体挖掘而名声大噪,随之引起了社会关于人才环境和用人机制的讨论。之后,他进入地方档案馆修地方志。办公室坐了 12 年后,在陆步轩 50 岁那年,他从体制内走出,南下广州,加入北大师兄陈生创立的土猪品牌,成为公司副董,重新 " 操刀 " 卖猪肉。
今年,在公司年轻人的鼓励下,陆步轩开始尝试拍起了抖音短视频,在这个 " 读书人里最会卖猪肉,卖猪肉里识字最多 " 的账号里,他谈猪肉、讲刀法,也和网友分享人生感悟。
几十年的人生跌宕起伏,舆论随着陆步轩当下依旧在这个行业坚守而 " 翻盘 "。
在一条短视频里,陆步轩杵着一条磨刀棒,对着镜头回应道," 我还在被社会持续关注,是因为我还在这个行业坚守,并且用学到的知识、思维,对这个行业有一点点小小的改变。" 他说," 其实我只是个普通的猪肉佬 "。

陆步轩坐在公司办公室里。
" 老网红 "
在档口前站定,陆步轩被头顶的灯照得满脸通红。为了吸引顾客,生鲜店里的 LED 灯光,打在肉上,要有鲜红透亮的效果。
需要有人在前方打光,上镜后脸才看得清。新鲜的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在陆步轩面前一字排开,一大早开工,他和团队准备拍几条视频素材发抖音。拍摄地点选在陆步轩家楼下公司 旗下的生鲜店,开在居民楼下,要比人来人往店铺林立的主街安静得多,但机器架起来一开拍,还是聚集了一群围观的路人。
陆步轩被人认了出来," 这是那个北大卖猪肉的吗?"
和十几年前相比,他变化并不大,依旧架着一副标志性的圆框眼镜,只是些许发胖,肚子微凸。身上系着的红色围裙是特意设计过的,黄色的 " 庙堂无作为,肉案写春秋 " 印在身前,上方是不太起眼的两行小字 " 北大屠夫陆步轩 "。
这天的拍摄的主题,是陆步轩隔空回应许多年前上节目时主持人抛给他的问题," 如果不卖猪肉转行干啥?卖牛肉吗?" 当时的陆步轩对主持人揪着 " 肉 " 不放颇为不解。但他没想到的是,多年后随着公司开始涉足生鲜领域,自己还是离不开卖肉,肉的品类更多了。
他不急不慢,用手中的扇子点着前方的肉," 年过半百才明白,其实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如此才可能有所作为。"
陆步轩对自己要求高,他说自己上了年纪,一面对镜头,就容易忘记台本上写好的词。好在脑子转得快,每次都能用自己的话接上。
拍到第三遍,终于所有人都满意。11 月中旬的广州,依然湿热,几遍下来,陆步轩的额头微微冒汗。从档口上下来,他赶紧点了一只烟。

陆步轩好说话,只要是周围人给他提要求,他从不拒绝。就连拍视频,最初也是公司的年轻人偶然间想出的点子,虽然不熟悉这些新鲜事物,但他还是决定配合团队试试。
第一条抖音发出去后,几小时,这个号就获得了十几万赞,几天的时间赞就超过了五十万。没做推广,团队里的年轻人颇感惊喜,但陆步轩对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似乎很有信心," 不意外 "。不提最近的热搜,几年前的一篇报道发出去,阅读量过亿,至今还有人转发给他。
有人问他觉得自己算网红吗?陆步轩没怎么犹豫," 算是个老网红。"
" 双十一 " 刚过,团队里的年轻人给他展示当下网络上正火的李佳琦,陆步轩凑过去,手机屏幕里,网友模仿李佳琦,用夸张的语气模拟语音导航,轻松获得了上百万的点赞。
团队也想尝试用这种方式做个 " 猪肉导购指南 "。陆步轩笑着摇了摇头,他觉得这种方式跟自己的账号调性不太相符。他们还在摸索网友爱看什么,他们拍陆步轩分割猪肉,也拍南北方猪肉的不同摆法,陆步轩谈 " 读书无用论 ",也分享考上北大的经验。
但最高的点赞依旧停留在第一条,视频里,陆步轩介绍自己 " 就是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那位 ",他说 " 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好猪肉这篇大文章。"
猪肉专家
陆步轩在小区里,常被邻居认出唤 " 陆董 "。前一日刚在档口上买了猪肉的邻居,偶遇正在巡店的陆步轩,提到猪肉价格下跌,抓着他请教猪肉问题。公司里的员工,比起 " 陆董 ",则更爱称呼他 " 陆老师 "。
同样都是杀猪卖肉,陆步轩说自己比一般的 " 猪肉佬 " 更有知识文化。一头猪身上一共有几根肋骨?他把这个问题抛给做了许多年的老屠夫,许多人答不上来。陆步轩卖猪肉,也爱琢磨,他研究市场上的注水猪肉,跑去屠宰场,翻书找资料,发现往往有些猪肉并非注水,而是很多瘦肉型猪在屠宰时引发了应激反应,导致猪肉发白、松软没弹性,通常被称为 "PSE 猪肉 ",也就是 " 水猪肉 "。他想出应对办法,公司里的猪肉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
虽然因为受到猪瘟影响,这段时间屠宰场管理极其严格,但在以往,如果哪天在档口发现猪肉有问题,陆步轩就会立马叫上屠宰场负责人,凌晨从广州最南边跑去最北边的屠宰场,亲自盯。" 加工方向、天气温度变化,都会对猪肉产生影响。"
陆步轩觉得自己在猪肉知识方面," 至少算得上半个专家 "。" 很多专家对猪肉的了解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很多人都在玩概念。虽然不比专家专业,但我跟他们比,多了实践经验。" 厚厚的眼镜片后,眼睛笑到看不见," 可以说,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把两方面都结合起来的人。"
而陆步轩的师兄,也是公司的董事长陈生,常常跟公司的员工说," 卖猪肉,很多时候,比做 IT 的更有技术含量。"
两人在 2005 年经校友介绍认识。陈生认为陆步轩不一般,当自己品牌的一个档口一天只能卖出一、两头猪时,陆步轩的档口可以卖到十二头。
在广州,比陆步轩高几届的陈生,在机关工作了几年后,选择出来创业,做饮料企业,随后又成立土猪品牌,规模越做越大。
2016 年,陈生的土猪品牌进军电商,在发布会上,陆步轩以朋友的身份被邀请上台发了言。上台不过三分钟,却引起争议,这次露面加速了陆步轩离开体制内的脚步。他决定离开,有人不解," 再过几年就可以安心退休,到时候再去搞猪肉事业也不迟?" 陆步轩却很坚定,他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主动选择。
陆步轩承认,进入公司后,自己在市场、经营等很多方面,不如很多高层。但在很多时候,可以从猪肉本身出发提意见。陆步轩扮演的,往往是那个敢发出另一种声音的人。前不久,陆步轩提出要在社区生鲜店里设置卤水窗口,土生土长的广东人陈生却反对,怕广东人吃不惯口味重的卤水,陆步轩却坚持,只要品牌做出好的味道,习惯是可以慢慢养成的。
多年前,公司需要大步发展时急缺人,用员工的话说,只要不是猴基本上都能进公司。陆步轩却向当时的陈生提议,要招高学历人才," 十万年薪招聘研究生卖猪肉 "" 常年招聘大学生卖猪肉 ",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
但鲜有人知,年轻人来到公司,都得先进屠夫学校闭关四十多天,磨练一番。无论将来进写字楼还是在档口,都得从最基础的猪肉知识学起。凌晨 3 点起床,砍木棍、搬砖头、分割猪肉,许多人第一次摸到刚宰完的猪,被气味恶心地直吐。培训结束,所有人每天都必须得下档口,找出问题,提意见。
陆步轩作为 " 名誉校长 ",也给屠夫学校上课。他在陈生的邀请下,给学校编写教材,那段时间陆步轩刚摔断了腿,在家修养的三个月,陆步轩把床移到了电脑桌前,一点点敲出了屠夫学校的教材。
从 2009 年至今,公司大部分档口的员工,都听过他讲的课。" 现在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批量、标准化培养,不再只能依靠拜师学徒。" 最初那批找进来的年轻人,都成了公司的中坚力量。
前不久,有人找到陆步轩,邀请他写本养猪方面的书,他没答应," 毕竟养殖这块,不是我的强项。" 但他乐于在网上解答网友在猪肉方面的疑问,从前年开始,陆步轩在平台上写文章,他原本怕自己懒,坚持不了,但现在只要得闲时,哪怕在车上,他都会拿起手机码字。一年半的时间,题材已经基本写了个遍。
和解
公司的 90 后,几乎人人从小是听着 "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 " 的故事,被鞭策着长大。很多人进了公司才知道,原来公司的副董,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在当年出名的那张照片里,陆步轩穿着背心拿着烟,面前一张北大的毕业证书比他更夺人眼球。
陆步轩依旧爱抽烟,最凶的时候一天 2 包打底。前不久被查出颈动脉斑块,在医生的劝诫下收敛了些,但烟瘾上来,依旧一根接着一根,止不住。
北大毕业生的身份曾经像一把枷锁,陆步轩被困了十几年。2013 年,陆步轩和陈生一起回北大,受邀演讲。开场时,陆步轩直言 " 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一句话引起舆论哗然。上台前,有看过演讲稿的人劝他不要说,可他执意要讲," 不然就不发言。" 陆步轩坦诚," 当初心里的的确确就是这么想的,放在现在想法早已改变,但说出这话,也从没后悔。"
十几年前媒体找他采访,陆步轩会下意识想躲。有电视访谈节目的记者找来西安,告诉陆步轩,他是唯一一个没在北京棚内录制的采访对象。
但他如今对媒体却再无排斥,他毫不避讳,自己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被媒体改变。
陆步轩爱喝酒,每次接受采访前,他都得喝上几瓶," 这样才能放开了说。"
他一度嗜酒,每日把白酒当水喝,十几年前的酒里尽是郁郁不得志的消极颓废。本是众人眼中的 " 天之骄子 ",命运却没有给陆步轩一帆风顺的人生。
北大中文系毕业后,陆步轩规划中的美好蓝图被现实击个粉碎。打道回府,工作中几经碰壁,搞过装饰装潢,开过小卖部,但都一无所成。1999 年,为了糊口,不得不和妻子做起了 " 门槛低、周转快 " 的猪肉生意。
北大老校长许智宏回应过 " 陆步轩现象 ":"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
但彼时的陆步轩,打心底里难以接受这个身份。他承认受了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陆步轩都坚持,作为个体户卖猪肉,是件 " 低端 " 的事。他感觉自卑,毕业至今,陆步轩没参加过同学聚会。今年毕业 30 周年聚会,恰好赶上猪肉相关新政发布,公司高层研究对策,又因此错过。
当初卖猪肉,他把自己藏得深,他在肉店旁边卖书报的老头那儿,只买烟酒,从不买报纸。他怕给北大丢脸,对外都装成文盲。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屠宰场一送货,过秤、付款、分割猪肉,往往得忙到下午才吃上一天第一口饭。频繁与刀和肉打交道,一双曾经握笔的手常年沾满猪油,遍是旧痕新伤。
过往卖猪肉的那段日子,在陆步轩口中,全都化为一个 " 熬 " 字。即便后来靠着卖猪肉收入不菲,陆步轩也没想过要一辈子干这行,他当时想着,等到积累够了,就去做点别的。
他坦然承认,自己心里始终有体制情结,而现在,陆步轩也能彻底放下这个心结。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个文人,是过去的读书经历和北大生活给他留下的烙印。重提 " 读书无用论 ",他说:" 北大教给我的是思维和知识,用这点,才在猪肉行业能够做到顶尖,如果不是我的教育背景,我今天可能还是个小贩。"

陆步轩总是强调自己浪得虚名。他被广泛报道后,每年到了高考前,总有西安当地的考生家长为了图个好彩头,特意去他的肉店买肉,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要的就是这个北大毕业生亲自操刀分的 " 状元肉 "。即便这几年在广州,陆步轩一有空回西安,也总有家长拉上他讨教经验,请他喝上几杯。
如今的酒里,对于陆步轩来说,已然再也没有苦闷。
转身之间
来到广州三年时间,陆步轩几乎已经把广州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都跑了个遍。眼下,公司的社区生鲜店,正在以一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
只要不出差的时候,每天早上 8 点不到,司机开车接他出门,随后两人兵分两路,司机为生鲜店寻觅店面,陆步轩就巡视各个门店和档口,从肉的质量到货物的摆放、生鲜价格,事无巨细。每天晚上,家楼下的生鲜店关门前打折促销,人手不够,陆步轩也会在店里帮忙。

陆步轩现在基本可以适应这座南方城市。但他依然保留着西北的饮食习惯,他觉得广东的食物口味淡,平日里的应酬多,只要一有空,他就自己擀面下面条,这位公司的副董在年轻员工眼里,完全没有架子,协助他一起拍视频的年轻人,几乎都吃过他亲手下的面。
虽说重新操刀卖猪肉,其实这些年,陆步轩真正拿起刀的机会并不多,只有偶尔几次新店开业做活动,陆步轩才会站在档口亲自卖猪肉,陆步轩对自己手起刀落间的把握有足够自信,长时间不碰," 第一二刀可能有细微差别,但第三刀基本没问题。三斤以内不用秤。"
陆步轩把这几年视为人生中的转型期,希望自己做出点成绩,再面对公众。提起体制内的那几年,言语里,陆步轩掩饰不住骄傲,在档案管工作时,有十年时间,陆步轩几乎没休过节假日,办公室里放了张床,写累了倒头就睡。修地方志,他是单位的绝对主力,完成了三本书。陆步轩始终坚信," 既然做,就要力求做好。"
前不久,他在视频平台上开过一次直播,直播间涌来不少网友向他提问,陆步轩很较真,网友提出的一个问题,他总会仔仔细细回答,要讲透了才罢休。
几年前他写过一本《屠夫看世界》,他把多年卖猪肉的经验整理成册,《陆步轩教你选购放心肉》随书赠送," 只要读过这本册子,就不怕买不到真正的好肉。"
" 知识分子脸皮薄,玩不得坑蒙拐骗 ",陆步轩看不得做假,也听不得假话。卖猪肉时,总被师傅说不开窍,自家的猪肉价格永远都是周边最便宜的,给屠宰场的钱都现付,从不赊账,开肉店的前两年都没赚钱," 所以我适合做家门口的生意,回头客多。" 有朋友拿着和他的合影照片,P 上了竖起的大拇指,给自家的品牌打广告。他知道后,生气地找到对方要求立马撤下。
前几年,公司曾想过在北大招总裁助理,开出年薪 20 万的待遇,来报名的有 20 多个,但最后还是没有招到满意的。大多数人兴趣寥寥,陆步轩记得一个学地球物理专业的男孩,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来公司,他却拉着男孩细聊,把人劝走。" 我们希望招的是法律或者经济专业的学生,学地球物理的学生,来我们这,是资源浪费。"
前半生许多得失不由自己的陆步轩,终于可以做些真正想做的事,发挥人生的价值。当年的个体户的 " 猪肉佬 " 陆步轩,万不会想到,自己在多年后,能够对行业状态做出一点改变。
他偶尔也会感觉有些束缚。比如,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烟不离手的他,走在路上会留意垃圾桶,不再随意乱丢。一个月剪一次头时,顺便把白发染黑," 毕竟我现在出去,不仅代表我自己,也代表了公司的形象。"
说这话时,陆步轩的鬓角刚刚冒出了白发,还未来得及染。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