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影评比去年晚了不少,因为今年的工作比去年忙。到2017年最后几天,才有机会看了冯小刚的《芳华》。坐下来回顾一下,自己想说的话,大概是这样子的:
一、《敦刻尔克》和《战狼2》:两场撤退两样情
2017年的这两部电影,都以“撤退”为主线,一个是撤军,一个是撤侨。但是两者反映的思想和意识,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如果说《敦刻尔克》是旧文明的(暂时)撤退,《战狼2》是复兴的新文明的进取,就显得太过肤浅。不过这两部片子,或许真的是——有意无意的——成为现今全球范围内各文明体回归民族主义、向“原教旨主义”复归的一个注脚。

《敦刻尔克》法国版海报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敦刻尔克》(Dunkirk,2017年,豆瓣评分8.5),跟他之前的电影《致命魔术》(2006年)、《盗梦空间》(2010年)、《星际穿越》(2014年)等有明显的区别,将关注点放在了尚未凝固的历史记忆上。大量的二战电影基本上描写的是进攻,但这部电影却选择关注一场军事上的撤退(毫无疑问也是一场溃败)。电影的画面和音效无可挑剔。尽管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没出现一个德军士兵的身影,但是压迫气氛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却时刻存在。德军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时的尖啸、英军战机座舱内金属板发出的颤动,子弹击中船舱发出的枪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几十万英法联军从欧洲大陆的撤退,无疑是一场军事溃败。当事人很少会想到,在很久以后,人们把这场撤退视为二战历史上的关键节点,视为一场伟大的胜利。同时,大家也不知道,此时大英帝国正从辉煌的顶峰滑落,二战后它将再也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但是毫无疑问,对导演来说,这场撤退不是终点,而是为了将来卷土重来。对这层意思表现得更加直白的是乔·赖特的《至暗时刻》(Darkest Hour,豆瓣评分8.6)——通过对丘吉尔在最艰困时刻的描写来表现大英帝国的不屈。今年同时有两部关于敦刻尔克的电影上影,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就在今年,英国宣布脱欧,无可挽回地走向独善其身的保守主义路线。欧洲大陆面临着传统文明秩序逐渐瓦解的威胁,虽然不像《敦刻尔克》里面的英军那样冒着纳粹的轰炸机撤退,但是脱欧无疑也是一次撤退。两者之间也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却让人不胜唏嘘于文明的兴衰起伏。

《至暗时刻》美国版海报
吴京的《战狼2》(2017年,豆瓣评分7.2)讲述的是“中国崛起”的故事,是一部极其成功的爱国主义电影。这部作品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它恰好契合了目前国人的精神状态,或者说,吴京恰如其分地顺应了“中国强起来”的时代需求。《战狼2》以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在“站起来”、“富起来”之后,《战狼2》肩负起了“强起来”的梦想。有个网红叫王芳的评论在微博掀起了风波:“《敦刻尔克》电影所表现的是英国在亚洲抵抗日军的英勇神武。但实际上,这部片子却是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粉饰英军的同时,更是埋葬和无视甚至抹黑了中国人的英勇抵抗。”这类魔幻现实主义的评论,其实反映的正是目前我们自信心膨胀,但是却找不到机会来证明的一种躁进和敏感。
《战狼2》从头到尾,主人公全程开挂,挑战西方权势。可能这是我看过的最能体现个人英雄主义的中国影片。至少在主人公全程开挂过程中,没有再出现强调服从领导、结合群众的思想工作者。突出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是这部影片最值得称赞的地方。但是很明显的,吴京的个人英雄主义,到处闪耀着好莱坞式电影的光芒。里面的很多桥段和细节,从开头吴京殴打拆迁恶势力,到最后滑雪接到新的指令,到处可以看到对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第一滴血》、《007》等)的模仿。在文明竞争中,挑战旧权威的方法,经常是证明我比你更像你自己(I am more like you than yourself)。电影如此,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战狼2》日本版海报
近代以来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游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回避。比如日本在近代以来的胜利,只不过是在西方近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和制度化方面取得了暂时的领先。但是如果把这种领先归结于传统、文化、乃至人种的问题,就是思想家式的愚蠢。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要领先日本和西方的。当中国能玩好这个新游戏的时候,整个情势就发生了变化。于是整个民族自信心就高涨起来了。从这方面说,人类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区别往往是被刻意放大和操弄了。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复兴,用他的话说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是在目前民族主义兴起,从历史终结论走向“原教旨主义”的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军队在国外的各种军事胜利,极大鼓舞着民心士气。尚武精神和格调举止,都被注重。整个文明水准得到提升。《敦刻尔克》表现平民的爱国之心,其中一个细节是月石号船长道森远远听到战斗机飞过,判断是己方的飞机,因为“那是劳斯莱斯梅林发动机的声音”。我们经历的,大英帝国也经历过。但是不论是强盛还是衰退,不论是进取还是撤退,都要保持理智和清醒。
《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并没有用“血海深仇、王霸雄图,尽归于土”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劝说身负血海深仇的萧远山和心怀王霸雄图的慕容博。但是他告诉萧远山,不能光沉迷于《无相劫指谱》和《般若掌法》等武学,而置《法华经》和《杂阿含经》正宗佛法于不顾。血脉贲张之际,读一读书还是很好的。比如David Cannadine爵士2014年出版的The Undivided Past: Humanity beyond Our Differences(尚未分裂的过去:超越我们区别的人类),讨论人类分成不同群体背后的政治和思想根源;又比如Peter J. S. Duncan教授的2000年出版的Russian Messianism: Third Rome, Revolution, Communism and After (俄国的救世主思想:罗马第三帝国、革命、共产主义及其后)。

《尚未分裂的过去》和《俄国的救世主思想》
二、《异形:契约》和《普罗米修斯》:文明冲突的隐喻
雷德利·斯科特《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2017年,豆瓣评分7.3)是一部暗黑血腥的科幻片,但是却给导演提供了一个更加直白讨论创造与毁灭的案例。雷德利·斯科特的代表作包括大家熟悉的《角斗士》、《天国王朝》、《黑影坠落》等,他同时也是今年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Denis Villeneuve)《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2017年,豆瓣评分8.4)的制片人。《银翼杀手2049》也是讨论人类和仿生人的问题。也许我们只谈谈更加极端的《异形:契约》就好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异形:契约》是《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2012年,豆瓣评分7.2)的续集。雷德利·斯科特构建了一个“宇宙系统”:来自外星的“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仿生人,仿生人也逐渐生出造物的意识,推动创造新物种异形(Alien)。每种生命,都面对着自己的造物主,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造物主(神)。“工程师”认为人类是自己失控的产品,想消灭人类。人类在仿生人不断完美的压力下,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仿生人自己也要创造新的游戏规则,消灭自己的造物主,取而代之。这是一部完美的暗黑风格的电影,生命群体的区别被放大到极致。我们可以将其想象为人类不同的族群(或者其他各种群体)。

《异形:契约》中国大陆版海报
制造仿生人大卫(David)的人类Peter Weyland跟大卫在电影开头有一段对话,充满了政治和宗教性的隐喻。屋子墙上的油画是《基督诞生》,象征着Peter Weyland像上帝那样制造了大卫,或者说,他认为自己已经是神。他让大卫弹钢琴,曲目是瓦格纳《莱茵的黄金》中的《诸神进入英灵殿(瓦哈拉)》。当大卫指出自己优于人类,比如人类有寿命而自己没有时,Peter Weyland似乎感到尊严受到挑战,他的反应是让大卫去给自己倒茶——游戏规则是我制定的,而你只是我制造(影响)的产物(跟随者)。
当大卫驾驶飞船到达人类的造物主“工程师”的星球时,高高站在飞船上的大卫,朝下面的芸芸“众生”施放了异形病毒,彻底毁灭了这个文明。他要自己再造一个生态系统,成为新物种(新规则)的造物主。施放病毒时,大卫朗诵的是诗人雪莱1817年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Ozymandias(奥斯曼狄斯,也就是埃及雄主拉美西斯二世):“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杨绛译为“功业盖物,强者折服”)。他从飞船上俯视众生,如神俯视世人。就好像《圣经》发下洪水瘟疫,洗涤世人罪孽的上帝。
当最后大卫进入人类飞船的船舱,将异形胚胎放进人类胚胎之中,电影响起来的音乐,正是最初人类Peter Weyland让大卫弹奏的《诸神进入英灵殿(瓦哈拉)》。这预示着大卫成为新的创世主,人类文明——如同被毁灭的“工程师”文明一样——瓦解。游戏的创造者被淘汰出局,新的游戏和秩序诞生。其实,这一切,已经在大卫的一段话中表露无疑了:当年尼安德特人在山洞的篝火旁为孩子哼唱,文明就出现了。我们人类的祖先智人在几万年前,彻底灭绝了跟我们有生育障碍(sexual gap)另一“人类”尼安德特人,才开启了人类文明。无疑,仿生人大卫将自己视为新的智人,而智人的后代人类,是新的尼安德特人。
我不知道雷德利·斯科特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当我们人类自信心膨胀到进入神的境界,可能也就开启了新的毁灭与创造的轮回。同时,如果我们把画面缩小到国家、宗教、族群,而不是整个人类与其他物种,是不是也有启发呢?对了,关于人群区隔的电影,今年还有乔丹·皮尔《逃出绝命镇》(Get Out,2017年,豆瓣评分7.5)。好吧,让我们读一读齐泽克1989年的名著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历史终结论是一种粗俗的唯心主义史观。

齐泽克名著《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三、《芳华》:时代变迁中的个体生命
冯小刚今年的电影《芳华》(2017年,豆瓣评分7.8)是一部重构历史记忆的成功之作,这一点从票房得到验证,据说有几千万人看了这部电影。至少对于很多为国奉献过的老兵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少之又少的怀念。说它是一部重构集体记忆的杰作,是因为很多别的见证者提供的“证词”并不一样。比如我有一位老师,我很喜欢听他讲那个年代的经历,包括上山下乡、武斗等等,他的讲述,就跟冯小刚的电影出入很大。我的一些长辈描述的那段历史又是另一种样子,完全是在宏大的革命叙事外衣下,进行着地方家族利益的争夺和分配。可能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到的历史画面不同吧。
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青春的男女的故事。但是表现手法跟现在的流行影视并无区别。湿漉漉的头发、白花花的大腿、暴露的泳衣、朝气蓬勃的舞蹈排演,呈现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美好。那个物质匮乏、人性压抑的时代不见了。文工团的浪漫主义色彩,几乎遮蔽了一切的伤痕。经历了那个时代苦难的观众,可能根本没看过女兵的大腿,但是现在在电影里看到了,于是仿佛这些也属于他们的过往了。集体记忆是可以制造、重塑、植入人们脑海中的,只要引起观众的共鸣,就能替换他们的记忆。
这样说可能有点苛刻了。其实,《芳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它至少告诉我们,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的命运始终和自己的阶层连在一起,部分地告诉了我们真实的社会图景。在电影的前半部分,木匠出身的刘峰践行通过做很多好事来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文工团里大多数人出身干部子弟,刘峰的作为并不被他们仰视。在那个时代,那样的游戏规则下,刘峰这样出身低微的人,响应号召做革命的螺丝钉,获得了大量荣誉,似乎是这种游戏规则下的成功者。但是实际上,在他还沉浸在这种梦想中时,文工团的干部子弟们已经开始偷偷穿牛仔裤、听邓丽君。而父亲是昆明军区副司令的陈灿早就知道了文工团解散的消息。

《芳华》海报
从电影开始的巨幅毛主席像,到后来巨幅的可口可乐招牌,预示着时代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改变。刘峰、何小萍这一代人的命运,在宏大的革命叙事里变成悲剧的注脚。从学雷锋标兵,到越战的战斗英雄,直到新的游戏规则建立,他仍困顿在社会底层,被城管欺负。而社会变革并没有给文工团里的高干子弟带来什么影响,到了新时代,他们该拿地拿地,该移民移民,还是社会的“精英”阶层。高干子弟郝淑雯从萧穗子手里抢走了陈灿,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细节。
《芳华》最大的失败,是冯小刚在电影最后做了一个狗尾续貂的滥情表演:给刘峰和何小萍发了一个相濡以沫的安慰奖。按照严歌苓的原著,刘峰应该是无钱治病而死,何小萍孤苦无依。电影最后的旁白却是:“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简直要毁掉了整部电影。这种滥情而乡愿的表达,是要说他们这种边缘人物最终满足地接受了自己被损害和被侮辱的命运吗?这样既不令人开心,也让人觉得虚伪。
《芳华》最大的悲剧,不是芳华不可追忆,而是对有些人来说,芳华根本不存在。来,让我们读一下这本书:Chris. Wickham教授2006年出版的专著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400-800(构建早期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400—800年)。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一个社会的统治集团或者精英集团,往往掌握更多的资源,对社会变迁具有更多的选择和适应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试,转换身份而在新的社会阶段继续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正如罗马帝国衰亡之后,其贵族阶层并没有消亡,也没有被消灭和取代,而是改变了认同和身份。
四、《妖猫传》:无上密是什么
陈凯歌《妖猫传》(2017年,豆瓣评分7.0)根本不是一部关于大唐的电影,大唐的壮美不是它的重点,反映了多少唐文化更不是重点。任何以这个角度审视《妖猫传》的观众可能都要失望了。这是一部关于忠诚与背叛、真相与谎言的电影。
小说的作者梦枕貘(貘一种吃掉梦的异兽吧?),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完全是一个佛系作家。我一直觉得他不是那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个游戏。《妖猫传》里的人物是对称的,这一点观众稍留意就明白了:白龙对应白居易、丹龙(也就是惠果大师)对应空海、李隆基对应陈云樵、杨玉环对应春琴,等等。爱慕杨玉环的少年白龙化身黑猫(“白龙”又对应“黑猫”),为杨玉环报仇。当年禁军统领陈玄礼的后人陈云樵最终勒死爱人春琴(杨玉环传闻也是被勒死的);撰写《长恨歌》的白居易不断探究杨玉环之死的真相,从日本来求法的空海一心想找到无上密。最终的主题,有两个:忠诚与背叛、真相与谎言,总结起来就是:幻术。

《妖猫传》香港版海报
唐玄宗希望杨玉环带着对自己的爱去死,他最终选择了权力天下,放弃了爱情,而且他以为杨玉环不知道尸解大法只是个托辞。杨玉环为了爱自愿去死,其实她知道唐玄宗的把戏,但没有揭穿。天下人都以为唐玄宗为了爱情放弃了江山,甚至哭瞎了双眼。但实际上他是背叛了爱情,甚至双眼也是被白龙所化的黑猫抓瞎的。阿部仲麻吕(晁衡)在日记里写道:“玄宗才是最大的幻术师。”对玄宗而言,极乐之乐,就是操纵别人命运、翻云覆雨的乐趣。
所以,什么大唐盛世,什么极乐之乐,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深情,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幻梦。就像杨玉环对李白说说的那句话:“大唐有了你,才真正的了不起。”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根据正史结合各种阴谋论复原的图像都不一定是真的,甚至完美的解释也可能是胡说八道。从这方面说,文学正是历史研究需要的必备技术。就如《长恨歌》那样,最后白居易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并未改动,因为,事是假的,情是真的。
我也曾赴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但最终也不过是一场幻影而已。这个世界本就是由真相与谎言交织成的。明白世界的残酷无情,但是却珍惜它的美好,不困于心,不惑于情,这就是空海(其实是梦枕貘)所说的无上密吧。就像空海渡海时遇见滔天风浪,怀抱婴儿的母亲非常沉静,她看到的,只是希望婴儿睡着就好了。
说到江山美人的主题,路阳《绣春刀II:修罗战场》(2017年,豆瓣评分7.3)也是关于帝王权谋和个人命运的故事。导演在讲故事上有很大的突破。在他的故事里,崇祯皇帝代表反阉党势力为了打倒魏忠贤,只能让前任皇帝意外死亡取而代之。因为很简单,魏忠贤不倒的原因,根子是“皇帝宠信”。但是为了一个看似大义的目标,用残忍的手段将知情人都杀死,是对的吗?崇祯牺牲了深爱自己的女子,牺牲了拥护自己的手下,最终取得了皇位。但如电影的主人公所说,如果连一个女子都不能善待,真的可以有所作为吗。
虽然比起《霸王别姬》,《妖猫传》还是要相去甚远,但是毕竟比之前的《无极》强得太多了。很多人会批评陈凯歌一生只有一部《霸王别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就像爬山的人,并没有在爬上顶峰后顾盼自雄,而是选择下山,再爬一座。所以,还是要给他一点掌声。
那么,今年的最佳电影,我愿意给陈凯歌《妖猫传》。

 -25℃,海拔4600米,军马训练正当时
 -25℃,海拔4600米,军马训练正当时 欧冠:巴黎圣日耳曼队晋级八强
欧冠:巴黎圣日耳曼队晋级八强 山中送教
 山中送教 山东沂水县富网格员争做最美“逆行者”
山东沂水县富网格员争做最美“逆行者” 山东郯城:战“疫”也丢不掉贫困户
山东郯城:战“疫”也丢不掉贫困户 郭凤学:一腔热血为民情 众志成诚克时
 郭凤学:一腔热血为民情 众志成诚克时 “以艺抗疫” 老党员老义工刻纸达人创
 “以艺抗疫” 老党员老义工刻纸达人创 慕军祿:负重前行的老兵
 慕军祿:负重前行的老兵
 习近平深入武汉社区现场照片
习近平深入武汉社区现场照片 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
习近平考察火神山医院,看望慰问患者和 口罩后的战“疫”面孔
口罩后的战“疫”面孔 共同战“疫” 从“心”开始 ——武警上
 共同战“疫” 从“心”开始 ——武警上 四川省调拨20万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四川省调拨20万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弹炸成人间炼狱的长崎 如今是什么
被原子弹炸成人间炼狱的长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届全国小区“出入证”大赏!硬核了
第一届全国小区“出入证”大赏!硬核了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关心人民吃饭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朱镕基关心人民吃饭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辞羸病卧残阳    ——“528编辑”王秉
不辞羸病卧残阳    ——“528编辑”王秉 山东郯城:外地“一家人”发放2200个“
 山东郯城:外地“一家人”发放2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