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遥感部肖如林博士的电脑上,同时运行着多个数据处理程序,这些程序都指向一个目标:探索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自动识别技术,用更智能的手段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虽然常被称为小卫星,但是我们有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大作用的决心、信心和实力。”近日,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齐聚一堂,在党课中凝心聚力,形成共识;把自己摆进去,畅谈“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该做什么”“为卫星中心长远发展,我能做什么”。

“今年是卫星中心的改革创新年,要充分发挥卫星、无人机遥感宏观监测优势,紧扣国家生态环境管理需要,推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中心党委书记辛志伟说。

支撑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是卫星中心的立足之本。围绕生态环境部重点业务工作,大家表示要发挥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优势,探索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利用卫星遥感,完善水源地问题清单和风险源信息;做好大气遥感监测分析,全力支撑蓝天保卫战。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