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在很小的一间办公室就开始创业。中关村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从创办之初就心怀天下,希望做全球市场……”
14年后,当雷军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的身份,站上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体会议的讲台时,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国“新三样”正走向广阔的世界舞台,而他创业起步的中关村也从曾经的“电子一条街”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办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已成功举办14届。
在今年的论坛上,“创新发展”这一概念已转化为参会者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体验。
在论坛咨询台,通用智能机器人能够与参会者实时互动,还可以像真人一样变换口型、表情和肢体动作。此外,AI数字人多场景播报、元宇宙工体数字足球、“2D-3D”实时转换等技术给参会者带来全新体验。
今年2月推出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曾引发广泛关注。这款模型可通过文本生成长达一分钟的视频。仅仅两个多月后,本次论坛期间,中国首个Sora级视频大模型Vidu发布。报道称,Vidu是自Sora发布之后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视频大模型,性能全面对标国际顶尖水平,并在加速迭代提升中。
在论坛首日,国产新能源汽车成了会场内外的热门话题。雷军将小米今年3月在北京落成的汽车工厂称为“全球最先进的汽车工厂”,而他也从做“皮包工厂”的雷军变成了如今“终于有了自己工厂”的“雷厂长”。
首次站到产业革命的第一梯队
从一个地名到“中国硅谷”,再到与创新发展的内涵紧密相连,中关村这三个字含义的变化,不仅伴随着身处其中个体命运的转变,更映照着时代的变迁。
“我个人认为,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发生了”,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这是中国第一次站在产业革命的第一梯队。
朱光耀说,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了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引发第三次产业革命时,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而在当下经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中国正处于世界前列。
以成功“逆袭”的中国汽车为例,如今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集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直言,“国产车现在找到了做车的密码”。他觉得,国产车的创新越来越多,越来越贴近用户对各种细节的需求。而对比国外的车,“基本上变化速度就非常慢,将来它的进化速度就慢,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国产车的优势”。
更多技术突破的可能
在中关村,从来不缺少对未来新技术突破的期待。
论坛期间接受采访的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他相信,在引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中国能够“做得不错”。“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管多难的技术,我们应该都可以突破。”
事实上,诸多领域技术突破的可能,已呈现在公众面前。
例如,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介绍,目前正在做一些关于6G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一些原型样机的开发,明年开始开展一些6G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大约到2029年6G标准将会完成制定,2030年左右就可以实现6G的商用。
周鸿祎则认为,汽车产业也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汽车的结合会带来很多革命性的变化。“今天的车还是一个机械,它并不能理解很多东西。未来,一旦车上加人工智能大模型之后,它就能做出更多的判断。”
本次论坛期间展示的“北脑二号”,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预测,未来人类会进入多智能体社会,而脑机接口将成为人类与AI交流的必备手段,脑机接口设备未来甚至有可能替代手机。
面向未来,从中关村起步,越来越多的科幻场景正逐步迈向现实。(完)

李强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
山东省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民族医药基
济宁市财政:学习观摩拓思路 对标提升
117台全球首发车!北京车展看汽车发展新
状态太出色!潘展乐全国冠军赛7金封王,
海南定安:琼剧进校园 非遗共传承
李跃慧:每写一篇,我都珍惜;每一点缓
太空会师!“全家福”来了
山东莱阳万亩梨花惹人醉 民众着古装游园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
春分时节踏青赏花
山东枣庄:龙狮大赛迎接“二月二”
巡护泰山的那抹“火焰蓝”
触摸传统文化之美 东南大学“花间课堂”
追思王希钟: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挥的最后一战,全世界为之
诗酒年华舍得路
萤火·青春丨儿时沙海,如今花香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