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经历过这两年“转发锦鲤”的刷屏,象征对好运的向往。而在位于河南南阳市镇平县的向寨村,村民不用“转发锦鲤”,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这里锦鲤就是人们的日常。这里家家从事观赏鱼养殖,全村2000多亩鱼塘,六成以上是各类锦鲤,年产值高达6亿元。家庭小户每亩进账1万到2万元,养殖大户每年平均净收入200多万。在“锦鲤村”,每一批精品锦鲤的诞生背后,都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回报也是优厚的,单条锦鲤最高曾卖到100万元。
沉浸在鱼塘里的村落
随着饵料被投向鱼塘,鱼儿争先恐后朝着食物的方向聚集而去,平静的水面变得喧闹不堪。但与其它水产养殖村不同的是,水面上密密麻麻的不是普通的草鱼、鲤鱼、鲶鱼,而是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锦鲤,让整个水面变成了彩色画面,在冬季萧瑟的广大村庄里,这是只属于向寨村的惊人景象。
冬季天冷,需要用饵料吸引锦鲤上浮。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的向寨村,多年来以观赏鱼养殖闻名。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眼中,去向寨村的肯定是“买鱼的客人”。从地形上看,向寨村所在地区的北部、东部均有山地包围,而从水系分布上,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从这里穿过,若再向南200公里,则是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丹江水库。
看似水资源丰富的向寨村,在观赏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上,却经历了至少两代人的打拼。今年刚37岁的向寨村村支书李长彦,从事观赏鱼养殖销售生意已有17年时间。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就在大约30多年前,向寨村仍是一个以小麦和玉米作为主要耕种作物的小村,历史上更从来没发展过渔业。如今,在这个不过2300余人的村子里,家家养鱼,村内的鱼塘面积超过了2000亩。
“记得从80年代开始有外出打工的村民把金鱼带回村里,趁着农忙之余养,养大了带到县城与市里卖,结果卖得确实不错,乡亲们看这个能挣钱,也就一家家开始学着养鱼”。李长彦记得很清楚,小时候常能看到乡亲用塑料袋盛满水,里面装着小金鱼,打好氧气后系紧绳子,一个个打包好的塑料袋被放进背包和大行李袋中,“骑三轮、骑摩托,到县城的商场、公园门口,直接就地摆摊卖金鱼。”
养鱼的村民越来越多,直接改变了村庄的形态。不知不觉中,那些原本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土地,全变成了一片片鱼塘,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挖出的土被垒到鱼塘四周,形成纵横的小路。
“大约到了2014年,村内2000多亩的土地就基本全变了鱼塘,现在能看到的少数种着庄稼的地,都是因为有祖坟没被使用,加起来的面积也就几亩,2300多名村民,除去儿童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外,都在和观赏鱼打交道,有些人还跑到邻村租土地扩大养殖规模。”
每年6亿元锦鲤游进向寨村
如今,向寨村在整个河南都以“锦鲤”俩字出名,甚至被称为锦鲤之乡。事实上,向寨村的鱼塘内包含着锦鲤、金鱼等各类观赏鱼品种,而锦鲤在向寨村首次出现,大约是14年前。
李长彦第一次见到锦鲤是在2005年,他在一位锦鲤爱好者的家里见到了这个新鲜物种。“能看出来是鲤鱼,但以前见到的鲤鱼都是那种青色的,像锦鲤这种身上带红色、黑色花纹的,当时是第一次见”。更令李长彦印象深刻的,是它们的价格,那时一条普通观赏金鱼的价格平均只有几毛钱,好点能卖到2块钱一条,相比之下,2005年一条锦鲤的零售价格已经达到三位数,“一条小鱼100多块,还有人愿意买,我立刻觉得这个生意能做”。
从这位锦鲤爱好者手中,李长彦买下了向寨村第一批锦鲤,拿到自己的鱼塘中繁育。这一年,他已经从事金鱼养殖4年多时间,但在锦鲤上,李长彦的养殖尝试失败了整整3次。直到2008年年末,锦鲤成活率才基本得以保证,在卖出那一批的鱼后,李长彦赚了近10万元。
当时,他的鱼塘规模仅有10亩。有了资金后,李长彦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租用邻村的土地,14年,1000亩鱼塘规模形成。紧随李长彦,越来越多的向寨村村民养起了锦鲤,毕竟这是一个利润足够高的生意。
李长彦的养殖场目前规模达1000亩。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村民李伟进入行业很晚,从去年夏天才开始从事观赏鱼养殖。可就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7亩多的鱼塘一共赚了8万元。而在养鱼之前,李伟主要靠在县里打工维持生活。由于手有残疾,他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简单,过去每月下来工资不过2000元。
“10年前我养过金鱼,可一年下来赔了好几万,就不敢继续养了,去年年初,村里号召外出打工的青年回来一起创业养锦鲤,还提供养殖和网店经营的指导,能够保证足够的成活率。”李伟表示,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养殖锦鲤,也出现了死鱼的情况,如果能够避免这部分损失,自己过去一年至少还能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
据李长彦估计,锦鲤在如今向寨村的养殖中,至少占到了六成以上。大户每年净利润能达到200多万元,而家庭小户养殖,每年每亩池塘都能获得至少一两万元的净收入。每亩池塘中,根据锦鲤体格大小不同,养殖的金鱼规模也有所不同。60公分的大锦鲤,一亩鱼塘可以容纳300条,而20至30公分左右的锦鲤,则是2000条左右。若以更小的单纯育苗计算,每亩鱼塘至少有10000条锦鲤。
李长彦的鱼池,其中的锦鲤多是60公分、品相较好的壮鱼。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如今单纯以产值估算,李长彦表示每年村内的产值为6亿元左右。
锦鲤批发按斤卖 最贵单条一百万
锦鲤价格参差不齐,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真有爱好者或企业愿意为天价锦鲤买单,而对多数购买者来说,买锦鲤则是图个好运气,为家中或一些固定场所增添一些喜庆颜色。
当下支撑起向寨村锦鲤产业的多是大批量线下销售。通过城市、县城的批发商以及一些景区开发商的批量采购,锦鲤从向寨村游向全国。
批发的锦鲤价格论斤卖,从最低每斤20块钱到最高每斤上千元,价格根据品质不同而定。而据多位村民透露,批发走的锦鲤多出现在城市的观赏鱼店铺,在批发价上的基础上,由商贩加价后进行二次、三次转卖。一些个人爱好者、个体企业则是通过线上渠道直接找到养殖户,购买精品锦鲤,价格从每条几千元到每条几万元不等。
锦鲤的高价与成本直接相关。相比普通观赏鱼,锦鲤对饲料和环境的要求更高。“养普通的金鱼,饵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养锦鲤的话,饵料蛋白质含量要到40%,同样一亩鱼塘,整个成本就增加了一倍”,李长彦表示。
不同花色、品种的锦鲤。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除此之外,用来繁育锦鲤的种鱼价格更惊人。为了保证锦鲤的品质,养殖户往往需要花高价购买品相优秀的种鱼。而在自己培育出精品后,这部分锦鲤也会被留下用于未来的繁殖。普通金鱼品种一般一条种鱼的价格在300到500元左右,而锦鲤的种鱼价格一般都在20万元到30万元不等。据李长彦透露,2016年自己曾从国外进口多条精品锦鲤,最低16万元,最高的一条则是25万元。
2018年,李长彦养殖了近7年的一条锦鲤在网上拍出了超过100万元的价格。这是他养殖锦鲤以来卖出的最贵锦鲤。而据媒体报道,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日本综合锦鲤品评会”上,获得第一名的锦鲤以2.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23万元的史上最高价格被拍下。李长彦说,锦鲤销售出现百万元级别的太少,对个人爱好者来说,万元级别的精品锦鲤需求量最大。
精品鱼繁育如同赌博 最怕“长残了”
如同金字塔一般,能够站到顶层的精品锦鲤少之又少,稀缺性是天价出现的主要原因。李长彦说,从每一批鱼苗开始繁育,最终能够作为商品锦鲤卖出的大约只有30%。在养殖户眼中,这不足三成才是能够带来利润的锦鲤,精品则只能靠运气。事实上,能做到这一数字的养殖户并不多。李伟说,自己在养殖中,只能保证10%到20%左右的成品率。
如何评判一条锦鲤的品质?从事锦鲤销售的海春双告诉记者,花纹与体型是最基本的判断依据,有些锦鲤爱好者还会根据锦鲤的泳姿、鱼尾的形状等细节进行挑选评价。
由于锦鲤起源于日本,目前的锦鲤市场上,日本锦鲤品种也最受欢迎,此外还能见到德国锦鲤、中国台湾地区的龙凤锦鲤等。但说起品种以及评判标准,日本锦鲤养殖行业最具话语权。
根据花色不同,锦鲤可以分为红白、大正、昭和三种。其中,红白锦鲤的白色鱼身上呈现红色花纹,而大正锦鲤、昭和锦鲤则可以看见白、红、黑三种颜色。这三种锦鲤培育历史最为悠久,市场接受度也更高,被冠以“御三家”的称号。
“目前在锦鲤的鉴赏上,主要是以日本爱鳞会的13种大类分法,除了红白锦鲤、大正三色、昭和三色之外,大家喜欢的还有通体金黄的黄金锦鲤,头部有一块圆形红斑的丹顶锦鲤”。据海春双介绍,根据各个锦鲤的斑纹颜色、形状、分布位置,以及鱼身是否有鳞,13个锦鲤品类下又能分出100多个不同品种,“一个品种应该长成什么样,都是有几条固定的标准,养殖户做的就是根据标准不断筛选。”
每年4、5月开始,锦鲤陆续产卵。孵化后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长成小鱼苗的锦鲤将开始面对层层筛选,直到锦鲤被最终卖出前,这种筛选从未间断。
“比如丹顶锦鲤又叫鸿运当头,根据这种锦鲤的标准要求,首先要看的就是头上有没有明显的红色圆形斑纹,有红纹就说明长大后有潜力成为精品,养殖户会给予更多关注并立刻分开养殖”。在村民的期待中,锦鲤越长越大。它们有的身形越来越胖,有的则身形消瘦,有些按照既定的标准生长,还有的则会突然长出异色鳞片。每一次的筛选下,锦鲤都会进行一次分化。
“一个池塘里,可能最终只能出一条精品鱼,甚至可能一条没有,其余的鱼其实都算是牺牲品,稍好一点的就批发卖出”。对于淘汰后的锦鲤,李长彦表示有些会进行放生,有些则直接在小鱼苗时期被养殖户当成饵料卖给大鱼养殖户。
一条精品锦鲤一般3年成型,此时被称为壮鱼,平均长度在60-70厘米。那被选出的潜力锦鲤就一定会越长越漂亮吗?海春双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精品鱼的繁育如同赌博,有极大的运气成分。“就像人一样,可能本身很好看,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吃胖、秃顶、长残,锦鲤也是,可能繁育一段时间后长残了,反而还不如之前的品相”。
至于整个繁育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海春双表示则主要以控制体型、维持色斑,前者依靠饲料投喂管理,后者则是通过露天养殖保证紫外线的吸收以维持鳞片色彩。
普通锦鲤掉价 而好鱼更贵不愁卖
微信朋友圈“转发锦鲤”这两年带来的话题与关注度,让这个原本存在于观赏鱼玩家圈子里的品类,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养殖户发现,市场的需求在近几年仍不断上升。
向寨村村民任仲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跟着父辈养鱼,并在200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渔场经营,对市场的变化相当熟悉。“2010年之前卖的基本都是各类金鱼,锦鲤的订单也就占5%到10%左右,但这几年至少能占到一半以上”。任仲良说,虽然生意好做,可锦鲤的养殖和销售很难说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毕竟是活物儿,死伤难免。
“过去养殖技术跟不上,基本都是放养,经常出现一池子鱼死了一多半,但就是只卖剩下的一部分,还能有不少利润,因为市场供小于求”。任仲良告诉记者,早期在锦鲤销售中,批发商都是先挑走一些好品质的锦鲤,而品相不好的一般留到最后。
“按道理说咱一批鱼里,好的按50元一斤卖,次一点的应该是30元、20元,结果卖到最后,需求还是很大,市面上的鱼基本都卖光了,很多人甚至发现最后剩的次品碰巧了能比好品质的锦鲤卖得都贵,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觉得锦鲤赚钱,都开始养。”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到了年底,养殖户的鱼塘里基本都已清空,如今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锦鲤供应。那养锦鲤的人多了,会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任仲良表示,其实许多养殖户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也因此每年的养殖量上都不敢增加过多。最终的结果却是,订单依然不断,锦鲤年年不愁卖。但变化不是没有,任仲良发现这两年的趋势是,普通锦鲤的价格有所下降,而精品、高端锦鲤的价格却越来越贵,乃至出现了天价锦鲤。
“2015年价格一般就是每斤30元到50元,而且好鱼坏鱼之间价格差别没那么大,现在的价格一般就是每斤20元,从总体上看,现在的锦鲤肯定是要比过去的品质水平高得多,30元一斤的,过去至少能卖到50元一斤。”
村民不会“转发锦鲤”
对于观赏鱼行业已发展30多年的向寨村来说,锦鲤是最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代表的也只是观赏鱼的一种。包括村支书在内,他们中多数人并不明白“转发锦鲤”能代表什么,更不知道明星杨超越是什么梗,有人甚至从颜值上还“鄙视”了锦鲤一番。
“你要买鱼是吧,村子里好多人都养,顺着这条路走能看见很多”,一位在村内经营小卖部的村民告诉记者。当被提到锦鲤二字时,他表示很多人来买,但从自己的审美上看,却并不喜欢。在他看来,相比颜色各异、形态各异的金鱼、草鱼,锦鲤无非是更贵些。由于年纪大了,自己不从事养殖工作,可他对于观赏却有着十分“复古”的看法。“我还是喜欢金鱼,鱼头的形状有特点,有些是鱼尾好看,不像锦鲤,都是一个胖长条的,都一个样子。”当被问起如今锦鲤的象征时,他也并不清楚。只觉得这种鱼好养活,才被这么多人喜欢,“金鱼更难养,但像锦鲤的话,不怎么喂它都能一直活蹦乱跳的。”
不只是村民,就连从事观赏鱼养殖工作20年的任仲良也属于“佛系养锦鲤”。能随时看出一条锦鲤价值的他坦言,自己养殖的锦鲤基本都是“小众款”,“平常要是发现一条花纹少见的,基本我就带回去养,卖肯定是卖不出好价格,因为不符合爱好者心中的标准,谁来家里看到喜欢,就直接送了,也算不上珍惜。”
鱼美村不美 锦鲤村“富”得不明显
每年6个亿的产值,从收入上看,向寨村本应是富裕村的代表。但走在村中,村庄的道路、建筑却很难给人这种感觉。
记者在向寨村内看到,许多村民的住房并不算“光鲜亮丽”,更为反差的是村子的道路,一场小小的冬雨之后就显得比较泥泞,路面也不算平整。在鱼塘与房屋建筑的“夹击”下,道路显得很窄。
去年开始任职村支书的李长彦承认,村容村貌其实是之后向寨村发展的一个重点。在他看来,30年间不断挖出的鱼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限制了村路的拓宽。“鱼塘大小不一样,深浅也不一样,有的甚至不是方方正正的四边形,改造道路、修建房屋,都需要和已有鱼塘养殖户进行协商,整体的规划会非常复杂。”
鱼塘在向寨村中随处可见。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作为村支书,他希望在提升村容村貌之后,能够将锦鲤与旅游相结合,为村子谋求更多的发展路径。而作为锦鲤养殖场的负责人,他希望能够不断提升精品锦鲤的养殖。在他看来,国内的锦鲤市场依然以量为主,整体的品质和单价其实还属于较低的水平。从去年开始举办的镇平县锦鲤大赛,则是希望养殖户多多参与,未来能走出向寨村,与全国更多养殖户交流。可惜多数养殖户的兴致并不高,锦鲤于他们也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营生。
采访时,向寨村许多小货车忙碌地进进出出,除了批发商,不少小货车拉走的是养殖户在网上销售的单只锦鲤。虽然向寨村在锦鲤养殖上起步很早,但大规模网上售卖却是近两年才开始。即使是从事这个行业已近20年的任仲良,经营网店生意的同时,也在休息时间开起了网络直播,内容自然都是锦鲤。他觉得,既然网络话题带火了锦鲤,当然要主动接触网络,“很多东西都是火一两年就结束了,现在网上经营的订单也多了,没准之后线下的单子真就越来越少,大家都得提早做准备。”
任仲良如今也会直播带货。新京报记者张羽摄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