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教授的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枯燥的税法变得活龙活现,让我对整个税法有了入木三分、刻骨铭心的掌握,感谢潘教授……”这是2019年12月14日,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潘明星应邀为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的企业家培训班做讲座,学员吴茂景发在培训班微信群里的感悟。
人如其名,他是财税界的一颗明星,生于孔孟之乡,长在黄海之滨,儒雅之态似是戏剧舞台上的一名小生。多年来,他“跑”在政策的前头,精准解读财税政策,深度剖析财税热点问题,应邀为政府部门做财税专题报告,讲公开课,开展学术交流。他的公开课和政策解读常被各大媒体和政府部门津津乐道,是一位接地气、将复杂专业问题简单化的财税学者,也是税收理论与政策方向学术带头人。
频频亮相 解疑释惑
潘明星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还要追溯到2014年、2015年、2016年每年4月开展的全国税收宣传月。应济南市税务部门邀请,潘明星先后做《中国税种简易解析》《税收法定与税制改革》《全面营改增解析》的社会公开课,场场爆满,讲课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有的单位将其挂在官网供学习参考。
而让公众印象最深的,则是潘明星对营改增政策的系列解读。201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称营改增)试点,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财税政策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新政策的实施,公众有许多政策疑惑,例如建筑业营改增,税率由3%转换为11%,如何理解其减税?二手房交易营改增税负如何变化?如何“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中国房地产报》慕名采访了潘明星教授,面对记者提问,潘教授娓娓道来,详细解读新政策,有理有据,可谓入木三分。
随后,《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经济导报》纷纷前来采访,采访内容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搜狐网、大众网、舜网等多家媒体转发。
与此同时,潘明星还应税务部门和多家媒体邀请,为社会公众做了《全面营改增解析》公开课,并与听众互动交流,收集了公众对营改增政策的种种疑惑。潘明星举例讲解了12个营改增的焦点难点问题,媒体以“财税专家潘明星白话文解读营改增”为题发表,仅公众号阅读量就超过62 000人次,一时间大家对崭新的财税政策有了深入的认识。
近年来,潘明星就营改增、个税改革、分税制改革及降税减费等专题多次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多家央地媒体采访,解读评论财税政策,传播了正能量。
潜心研究 成果丰硕
潘明星之所以能够从容精准解读国家财税政策,与他长期致力于财政税收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分不开。
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潘明星就怀揣着科研热情,当时他师从上海财经大学的葛惟熹教授,而且是班上的课代表。他组织大家讨论价内税的承担者(税负转嫁)问题,从教室到宿舍,大家往往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能持续争论好多天。“那个年代资料非常有限,知识大都来源于大家共同的思考与交流。”潘明星用心听同学们的辩论,认真地思考和比对,有时灵感来了,半夜爬起来把想法写到小本子上。日积月累,一篇论文就自然而然成形了。这篇文章《价内税是否“消费者价值让渡”之我见———与郭季平、翟业亿商榷》发表在《江西财经学院学报》(现《当代财经》)1988年第2期。经过修改后,又以《论价格构成中的税金负担》发表在《山东财会》1988年第7期。从那时起,潘明星真正体会到科研的乐趣。“我的论文选题,大多来自财税专业教学内容,勤于思考,潜心钻研,然后把科研成果搬到课堂上,特别鲜活。”这是潘明星对自己多年从事科研的形象描绘,更是他对科研与教学相长的理解。直到现在,他一如既往地热衷于此。
多年的博观约取,让潘明星厚积薄发。他也是我国较早关注增值税的学者。早在1989年就在《税收研究资料》上发表了专业论文《我国增值税的选择》;2001年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租税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我国增值税实施范围研究》,其内容正是全面推开营改增问题。2012年上海营改增试点,潘明星更是予以极大关注,撰写论文《营改增:效应分析与改革建议》发表在《财政研究》2013年第12期。他认为,“营改增是最大制度化减税机制”。他的论点“增值税范围渐次扩大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税制优化效应、结构减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勾勒出全面营改增的前景,如今看来,当年的前瞻性与当下的实际契合。
目前国家试行的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的收入划分比例,潘明星更是早在2012年就测算过。他依据财政部网站2011年的数据,计算得出全面营改增后地方保持原有财力的分成比例为51.4%,并发表在他的上述论文中,并认为“五五分成”可能找到了适合国情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机制。这一结论,又与现政契合。
潘明星认为,“你要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写的东西确实有感而发,这才是正路子。教师做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去摸清这个学科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这样你的付出才是发自内心的,是愉悦的,对专业问题的理解是透彻的,科研成果也将水到渠成,不能‘为了论文而论文’。”
潘明星的研究方向是财税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与管理。先后在《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刊物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税务总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级一等奖6项;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6项;主编财政部统编教材1部、其他教材6部。主讲课程主要有政府经济学、中国税制、税收学、财政学、财税理论专题。在潘明星的办公室摆放着他主编的十几本财税专业教材和著作,包括1999年出版的经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全国财经类通用教材———《中国税制》;2015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行7万多册的《政府经济学》第四版,此书还被南京大学等一百多所高校选作本科教材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
教书育人 奉献社会
潘明星是原山东财政学院第一批税收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多年来,不管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认定“老师”的身份不会变。2016年,他为5个班本科生讲授《财税理论专题》,给研究生讲授《税制改革研究》和《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两门课,完成教学工作量503学时。指导8名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潘明星始终“把上课当成神圣的事情”,尽一个教师的本分,与学校同发展,共命运。不仅上课,潘明星作为山东财政学院税收系最早的税收专业教师,还兼任过税收系第一届班主任、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发展了全校第一个学生党员,可谓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潘明星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在完全吃透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配合眼神手势等将同学们的思路完全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课堂演讲风格。而这种“课堂演讲风格”的形成,是下了苦功的。回忆起刚开始教书的备课,潘明星坦言,要选择多本教材参考,取其精华,用3个、5个甚至10个小时来准备一堂课;教案总是一笔一划地写,一节课的内容提炼到5页,为保简洁易懂再由5页再提炼到1页,然后背得滚瓜烂熟。
“人做事的过程最重要。”母亲的一句话让潘明星牢记了一辈子。从教30多年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克服困难去上课,“心中有盏明灯,照亮自己前进的路。”
天道酬勤。岁月给了潘明星更多的馈赠,那就是学识和睿智。潘明星把这份厚礼分享给公众,回馈给社会。
记者随机截取了潘明星2016年的一段工作日志,满满的安排中不难看出他服务社会和学术交流的身影———应邀多次为政府部门、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做财税专题报告:5月4日,聊城市领导干部;5月9日,山东省国税局;5月17日,全国国际税收理论骨干;5月31日,广西国税局……10月26日,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并做两场税收专题讲座;27日,为南开大学“财政系复建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做税收专题讲座;11月7日,为安徽财经大学做两场税收学术报告;8日,为上海财经大学做税收专题报告;12月13日,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做税收专题讲座;12月23日,为新疆财经大学做两场学术报告……
不仅如此,潘明星还活跃在学术交流的各大论坛上,或学术研讨,或主题讲座。第28届海峡两岸税法大会、第15次中韩税收学术交流会、天和智库首届华东财税论坛、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年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年会……
如今潘明星受聘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顾问、山东省财政厅特邀顾问、特邀研究员”,《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多年的历练,潘明星觉得是在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握着潘明星的手说:“你对营改增政策的系列解读,对财税专业教学科研,对推动营改增改革,很有参考价值”。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潘明星欣慰的是,自己在财税方面的研究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高度认可。他觉得,这认可,弥足珍贵。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