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是众多学子生命中绕不开的一个过程。有人说,高考给了许多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机会。
而对于参加过15次高考的唐尚珺来说,备战高考的过程,更像是一种生活。
经历了十几年的复读生涯,参加完今年2023年高考的唐尚珺在社交媒体上发言,是到了离开的时候。
这位为了理想大学奋战十四年的学子,今年是否能如愿考取清华大学?他又是怎样为了高考奋战十数载的?
唐尚珺出生于广西的一个贫困的山村中。大山阻隔加上家里孩子众多,让唐尚珺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
唐尚珺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于父母来说,把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让他们未来有出息就是他们唯一的愿望。
而家中的小儿子唐尚珺是家中最有希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唐尚珺从小成绩就不错,一直到高中前他都可以算的上班里的优秀学生。
而唐尚珺的优秀也让父母骄傲不已,想着自己的孩子未来能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从此以后彻底摆脱辛苦的劳作。
 
村里人见到了唐尚珺,边开玩笑边鼓励式地对唐尚珺说一些打气的话。
“好好上学啊,以后考个清华北大回来。”
“以后大学毕业了,当了大官,可不要忘记我们啊。”
“好好上,上了大学一定可以出人头地。”
但初高中知识的难度存在巨大的鸿沟,许多初中的优秀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会明显地发现不适应高中知识的难度。唐尚珺也不例外。
原本在初中名列前茅的唐尚珺在升入高中后,发现自己连跟上高中正常的授课进度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在高中也考取优秀的名次。
特别是英语,对于初中就没怎么接触过的唐尚珺而言,每次学起来犹如看天书一般。
 
成绩的不断倒退让唐尚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也被复杂的知识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击得粉碎。
高中三年,唐尚珺几乎都是倒数。
一直到高考,不出意外,唐尚珺考得很差,甚至连三本线都没有达到。
在得知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家中对于这个结果有些失望,之前村里那些鼓励唐尚珺的人也改变了态度。
18岁是最敏感的年纪,唐尚珺本身就对成绩十分不满意,同时在感受到周围人的态度神色变化后,内心不甘心的火焰开始被逐渐点燃。
但唐尚珺知道自己家中的情况,复读一年,家中又要多一笔巨大的开支。这对靠种地劳作换取收入的父母来说无疑是重担。
 
父母在和唐尚珺商量后,决定让他去读一个技校。父母的想法很简单,就算考不上大学,去技校学一门技术,未来毕业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于是,在高考结束后的九月份,在许多唐尚珺的同龄人兴高采烈,满怀希望地踏进大学的校园时,唐尚珺背着行囊来到了当地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
在技校渡过的每一秒,对于唐尚珺来说,都无比的煎熬。他想到了从小优秀的自己,长大后却来到了一所根本没听过名字的技校。
他想到了父母在得知他成绩后,脸上暗淡无光的表情,村里人问自己成绩时,自己红着脸应对的尴尬场景。
 
他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毕业后也许只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不,自己的生活不该就这么结束。自己应该去更广阔的舞台,见识更壮丽的风景。
打定主意后,唐尚珺瞒着父母,从技校办理了退学手续,来到了复读学校。
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多,但对于省吃俭用的唐尚珺而言,支撑一年的复读刚好够。
在这种情况下,唐尚珺辛辛苦苦地又努力了一年。但第二年的高考结果也没能让他满意。
 
唐尚珺已参考14次高考,曾多次被名校录取
第二年,他的成绩只比三本线高了十多分。这个分数只能让他去一个还算可以的三本院校,但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唐尚珺为了心中的大学梦,开始了备战下一年的高考。
第二次高考结束后,唐尚珺和自己的父母坦白了复读的事。唐尚珺的父亲坚持之前的看法,劝说唐尚珺学一门技术。
面对满头白发的父亲,唐尚珺鼻子一酸,口头上答应了父亲。这一次,唐尚珺迈进了大专的大门。
但在大专中待了半天后,唐尚珺还是想复读,他不想自己在最应该做梦的年纪,自己大学梦就这样破碎,消失在记忆的深处,被现实的鸡零狗碎洗刷地干干净净。
 
再一次,唐尚珺回到了高中的校园,继续复读。在之后的几次高考中,唐尚珺的成绩有两次都过了一本线,可以报考一个不错的一本院校。
很多都认为复读到这个地步,或许就可以了,但唐尚珺知道自己志不在此,自己的目标是比一本大学更为优秀的学校。
当然,家里人不知道唐尚珺选择了继续复读,以为唐尚珺已经从大专毕业开始了工作。
实际上,唐尚珺为了瞒住家里人,在过年的时候会特意省下一笔钱买一些年货带回家。此外,唐尚珺还会给家中一些孩子压岁钱。
这让父母对唐尚珺工作的事实深信不疑,他们对小儿子能够挣钱养活自己感到十分的欣慰。
直到唐尚珺第六次高考结束,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被誉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的西南政法大学。他才将自己一直复读的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和家里人。
 
虽然父母被唐尚珺一直瞒着,但孩子总算是出息了,父母对他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喜悦,他们知道考上大学意味着孩子未来会有更宽的路。
同时,唐尚珺考上大学的事也在村里传开了。村里人纷纷过来道喜,这让唐尚珺的父母无比光彩。
复读到这个程度,加之唐尚珺年龄也不小了,许多人都认为这次唐尚珺会顺顺利利地入学,然后毕业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
但事与愿违,唐尚珺做出了一个让众人不解的决定,继续复读!
 
次年,唐尚珺又考取了东北地区的名牌大学吉林大学。
但唐尚珺还是没有选择进入大学读书,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开始备战下一次高考。
第八次高考结束后,唐尚珺考取了中国法学排名第一的中国政法大学,对于这次成绩,唐尚珺感到比较满意。
在报道的时候,唐尚珺带着自己年迈的父母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在大学校园里好好逛了一圈。这次,唐尚珺不再复读,决定步入大学生活的正轨。
然而,就在唐尚珺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家中的噩耗传来。
 
为家庭操劳一辈子的父亲病倒了,而且医院查出来的几乎是不治之症的癌症。
年迈的父母为了抚养孩子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面对高昂的治病费用,一家人根本无法凑齐。
这个时候,唐尚珺做了一个决定。
在唐尚珺的家乡,许多复读学校每年都会招收高考的落榜生。同时,学校会给予优厚的补贴,来吸引更多的学子复读。
如果来年,这些学生考取名牌大学,那么学校的名气也会大大增加。
而唐尚珺凭借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的高分进入复读学校,可以领取两万元的补贴。这对唐尚珺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于是,唐尚珺为了父亲,再一次复读。两万元也被用于父亲后续的治疗。
但天不遂人愿,唐尚珺的父亲终究还是没能挺下来,永远的离开了唐尚珺。
在父亲去世后,唐尚珺开始对复读有了不一样的执念,对于顶尖大学的渴望变得近乎执拗。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
十几载努力,也许再次无缘清华
唐尚珺又参加了2019到2023年的高考,其中最好的一次,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但他以专业不好拒绝了入学。
也或许,他心中仍然想要触碰到中国最为顶尖的大学,清华大学。
 
从2009年参加第一次高考,直到当下的2023高考,唐尚珺前前后后一共参加了十五次高考。
但这期间,唐尚珺的成绩一直起伏不定,他的高考成绩不是每年都在上升。唐尚珺的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唐尚珺复读了十几年,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非常好了。
但,想要考取清华大学,这还远远不够。想要圆梦清华,考生必须有解答出高考压轴题的能力。
高考压轴题就是为了区分不同学生知识运用的差异,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学生能够在考场上做出。
 
而这也成为了唐尚珺始终无法突破的难关。加之,唐尚珺在经历十几年的岁月后,思维能力早已不像十八岁的少年那般敏锐。
而唐尚珺在结束今年的高考后,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考清华也许真的不是靠努力就可以的。
这位步入中年的男子,似乎放下了对清华大学的执念。
他在微博上说到,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他告诉记者,今年可能会去选择师范专业,未来成为一名老师。
 
也许这一次,唐尚珺会选择离开。
十几年努力,虽然也许还是无法圆梦清华。
可唐尚珺如今能够醒悟,已然十分可贵。
虽然比同龄人迟了许多年,但希望他在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把这份跟高考“死磕”的精神带到教书育人上。

 回顾“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复读14年只
回顾“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复读14年只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齐长城》即将开播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齐长城》即将开播 第一位突破6000米高空伞降的女兵!200余
第一位突破6000米高空伞降的女兵!200余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通通”亮相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雏形“通通”亮相 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成立 实现国内
济南教育数字资源智作中心成立 实现国内 维也纳联合国总部首次庆祝中国春节
维也纳联合国总部首次庆祝中国春节 传承非遗耳疗 共享健康和谐
传承非遗耳疗 共享健康和谐 老兵刘亚军22年扎根大兴安岭守护山林—
老兵刘亚军22年扎根大兴安岭守护山林—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新年第一天,7.3万人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
新年第一天,7.3万人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
2023年高考拉开帷幕 缤纷色彩,尽在春日里的调色盘!
缤纷色彩,尽在春日里的调色盘! 神州大地春来早
神州大地春来早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来自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摄影作品,
来自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摄影作品, 追思王希钟: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追思王希钟: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挥的最后一战,全世界为之
毛主席晚年指挥的最后一战,全世界为之 “泰安好人”黄秀峰喜获“爱国主义
     “泰安好人”黄秀峰喜获“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