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在8000余年的符号刻划(图文)与文字艺术演变的历史长河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各展奇葩。
    清代著名文学书画家郑燮,在题画诗中说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繁冗删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意思是说,绘画写作要精进用心才能成功,他和做人一样,到了能够删繁就简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本文被访者李明先生能够运用半身练就的,娴熟的中国画技法及西洋艺术理念去认识与表现他对生活的感悟,并升华为他自我的艺术创作语言。他笔下的花鸟鱼禽﹑山水书印,灵性生动,赋有大师般作品的清气。刀笔情趣在深厚的传统技艺积淀上清新脱俗,独具匠心。

    童年,是每个人值得回忆的往事,而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心爱玩具。玩具不仅能使孩子兴高采烈,它还能启迪其智慧,甚至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纸本(138cmX60cm)2017年作
    李明先生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估计生在这个时期的童年不会像当下的童年有着太多的各种传统玩具及高科技玩具。不过,当初先生的童年时期却有着自己家传的“以身俱来”的现成玩具,即每日不断的练字习画占有了他整个童年的玩具时代。久而久之的家庭熏陶及效仿屡次聚家笔会时,祖父研友(当今的大师)们的挥毫泼墨,潜移默化的铸就了他幼小时期的一个夙愿----长大也要当画家。
   运河古城图  纸本(68cmX68cm)1982年作
    俗话说,千年的狐狸能成精、久获山水灵气之人可成仙。与而今的李明先生畅谈,你会立马被他那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所感染,他那朴实的穿着与谦虚而不落俗套的对白,映衬出了他那骨子里的大师风范与俊逸风采。他五十余年如一日地痴痴倾注于这丹青世界及梦想实现自我艺术语言的大家气概,使我深切理解到荷兰画家梵高愤然割下自己右耳的超凡境界是多么的可惊可喜。换言之,外表的华丽与做作也许能够获得短暂一时的虚荣与索取,但那毕竟是过眼的云烟,毫无最终的结果可言。
    雨后清泉更流响 纸本(168cmX60cm)2018年作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这是李明先生从艺数十载来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他对何为艺术的经典定论。艺术要是脱离了生活或无法被生活所接受,那么这个艺术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就没有价值可言,它就不是艺术。他主张:先有实践后有理论,从实践中去归纳出理论,那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故,李明先生的艺术语言与艺术理念在他久而久之的生活积淀中慢慢升华且成熟。
   明珠 纸本(45cmX45cm)1992年作
    画家,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除了采风外,一般都是很“宅”的。但李明先生不仅如此,他除了难得的书画创作外,且还有太多的公务缠身,用他自己的话说:杭州民进书画院及改名后的笕桥美术院是他生涯画坛半辈子来最后缔造的两个艺术院,也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两个艺术机构,就如同亲生子女,得抚育他们茁壮成长,换句不中听的话说,即如同上了贼船,下不来了。自建院25年来,他凭借着对国粹艺术事业的一颗炽热爱心,抚育与培养出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书画名家及近十家书画社团的主创人,仅此在省内就不下于30余人。
    万象生辉 纸本(138cmX68cm)2015年作
    说真的,书画创作是他人生途中的终身事业,也是他最为快乐的工作职业,但割舍不下且繁琐的行政事务,常常不能使他的艺术创作如愿以偿。我作为他的访者,在他那堆满画材、书籍及文件资料的办公室内,聆听着先生道不完的艺术理念与独特的艺术构想。哎!真可谓是屈才呀。看到这历历在目的,一个真正艺术家日常工作中的非艺术场景,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逆流而上激流勇进及《孟子两章》“困境出人才”的论证观点,恰恰是李明先生成器的写照,他那风格独具而填补于世的旷世佳作与其说得之天赋,不如说得之逆境。生命不息、作画不止,是先生朴实的座右铭。每创作一幅作品,先生都会耗去大量的宝贵时间,用自我艺术灵魂与雏形中的作品进行对话并赋予其艺术的生命力。仔细品味先生的作品,不难看出在那字里画间,线条与块面中均充满着时代的物语、哲学的理念与诗性的意趣。他准确地运用了数十载来,在实践与理论中所积淀出的属于自我的艺术语言,妙趣横生。
        铁骨傲霜 纸本(45cmX45cm)2007年作
    能安耐寂寞的人往往具备有坚强的精神毅力,但对多数艺人来说,此言说着容易但行则很难。曾记得有多次被先生婉言谢绝于门外的,愿出高价而指手画脚玷污与违背先生艺术理念及艺术构思的大款财主们的“一片好意”。他说,装饰品有价但艺术无价,我不能看在可观的价钱上而糟蹋了自己心血艺术。近年来,李明先生画作在全国的拍卖均价,自2006年的每平方尺3千元人民币升值至2017年的每平方尺4万元人民币。但李明先生从不在意这些,他更注重的是朋友对其作品的尊重、珍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艺术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内涵
。
    李明,字、石煜,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自幼酷爱书画艺术。1978年后,求学于中国美术院校,大学本科毕业,九零年深造于书法学院研究生班。系笕桥美术院(原名,杭州民进书画院)主创人,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德国法兰克福(F j-p-r-s)大学中国画班终身名誉教授,中国最具网络人气美术家评委会艺术顾问,全国及多家书协、美协、文艺联合会资深或特邀成员,中国牡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东方美院客座教授,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因独具艺术理念,故,在2005年至2015年间,荣兴的被美、德及瑞典国等三所高等艺术学府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出生在美丽西子湖畔的李明先生,自3岁起受家传书画艺术的熏陶,在观其效仿并受教于祖父、父亲及祖父书画同道好友朱屺瞻、沙孟海、诸乐三、王个簃、唐云、黄胄、叶浅予、刘苇等众多前辈大师们聚家笔会时的悉心点拨,或手把手的指导下,闻鸡起舞、练字习画;酷暑严寒、伏案痴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孩提时期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潜心专研,使他在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埋下了深深的艺术火种。西子湖面波光掠影湖光山色、钱塘江畔潮起潮落扬帆起航、北高峰下云林禅寺苍松翠柏、保俶山后西溪湿地花果野逸,这些一山一水、
      钱江潮涌图 纸本(68cmX35cm)2010年作
    一花一果,无不是少年李明笔下常挥的极品素材。钱王古祠孔庙的碑林,甲金篆隶楷、草行秦汉碑,横竖撇点折、单双冲切刀,一书一印、一日一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多年来不骄不躁,勤奋好学的他,终于感动了上苍。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他的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及书法、篆刻等近百幅作品在国内外大展赛中频频获奖或参展出版,九十年代中期至两千年以来,更有大量作品、个人传略刊发收藏或转载于国内外近千家报刊书籍、电台、电视台、文博美术藏馆及网络媒体。
    1998年及2004年,因国画牡丹作品独具风格,在众多参赛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故,在北京被评为“中国书画百杰”及“全国百杰书画家”,被誉为“李氏国花创始人”。
    2007年底,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关部门特邀,出访欧洲举办个人《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展》,并在德国F j-p-r-s大学校园内举行为期一周的《中国书画艺术》巡回演讲,促进了中德两国人民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2009年10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庆祝新中国及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大展”时,作品《六十硕果》被特邀指定选入为国展作品,并出版成书。
    2010年底,与范曾等十位全国书画名家一起,被评为2010(首届)中国最具网络人气美术家。出版发行《李明国画作品选》、《李明国画选》、《李明书画艺术》、《李明书画》、《水韵钱塘-杭州主题画(五水共导)》、《诗画西湖-西湖十景(通过世界申遗)》及央视、浙视专题片《俏笔生国花--李明》及《双燕相约》著名书画家李明先生约访录等。
   神马浮云 海为龙世界 石料(0.3cmX0.3cm)1998年作
    壁岩千尺,无欲则刚。大智的“李氏书画”创作之路,是在他那多年的坎坷生活(略述)
及低调的人生旅途中孕育而出。艰辛的艺术生涯磨练了他生动的笔触,多彩意韵奠定了他超凡的艺术根基。艺术无涯,艺由心生。李明先生作品的风格,在他多年来自然形成的面貌中已逐渐成熟并流露出了她的芬芳,这就是他---作为一名真正艺术家所独有的天赋。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北京:留学生感受中国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师 救援工作仍在持续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一篇文章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跟着“快递小哥”送年货:“晚点回家 早 过了大寒,就是年
过了大寒,就是年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济南·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联合济南高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2019“鸟巢杯”全国青少年冰雪文化艺术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中国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走进“死亡之海” 探访给地球做“CT”的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候鸟“恋”上洞庭湖,回归自然成就的奇 熊猫戏初雪
熊猫戏初雪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中国首次在南极宇航员海开展海洋生态调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2020年的第一场雪,来啦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铁道“保姆”寒冬体检高铁大桥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90岁“人民币女郎”梁军去世 系新中国第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
清华教授去世,超千万财产“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