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提到了一个新冠病毒传播的新名词:气溶胶传播。
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听过,那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是不是随空气传播?还能不能开窗通风?大家的疑问,丁香医生一一解答。
什么是气溶胶?
简单地说,气溶胶是一些在空气中悬浮的超小颗粒,这些颗粒还可能引发疾病。
要了解气溶胶传播,有必要先解释下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的微小颗粒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的更小颗粒。
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的加深,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aerosol)的广义概念: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 0.001~100 微米)。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气溶胶传播
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
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
四川大学李后强教授撰文表示,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半径小于 0.1 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气溶胶存在于空气里
还能开窗通风吗?
对于一般小区的居民,能开窗通风。
要减少悬浮的气溶胶的影响,适当的通风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建设医疗设施时,往往采用上进下出方式,替换房间内的污染空气。
但需要注意,气溶胶是有可能随空气流动的,由于气流方向不当,可导致污染气溶胶流向干净的区域。
如果有居家隔离者,必须单间隔离,或处在全屋出风的位置,公共区域或其它房间自然通风时必须关闭患者所在屋子门窗。
同时注意不要用风扇等高流速设备通风,以免引起湍流,让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悬浮。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
尤其要当心气溶胶
不通风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
比如,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
所以,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
此外,含病毒的气溶胶可能沿中央空调系统、下水道系统等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入房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全空气系统的中央空调,不同房间内空气会交叉流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这类中央空调一般用于商场、机场、体育馆、礼堂、影剧院等场所,所以在疫情期间要停用。
为防止下水道的气溶胶传播,需及时给地漏加水,形成有效的堵塞,以免气溶胶逆行进入室内。防臭地漏可有效避免气溶胶逆行。
还有什么措施能预防气溶胶传播?
关于这点,上海的发布会给了 7 个建议,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人员聚集活动,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来访;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 75% 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本文经由 西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连亨宁苏州市立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李勇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周密审核
参考文献
[1]Tang JW, Li Y, Eames I, Chan PKS, Ridgway GL.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 and control of ventilation in healthcare premises.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6;64(2):100-14.
[2]Jones RM, Brosseau LM.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J Occup Environ Med. 2015;57(5):501-8.
[3]Tellier R, Li Y, Cowling BJ, Tang JW. Recognition of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agents: a commentary.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19(1):101.
[4]https://www.cdc.gov/infectioncontrol/basics/transmission-based-precautions.html
[5]澎湃新闻《新冠病毒会通过气溶胶传播?专家:做好防护措施无需过度担忧》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60079

 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我们该如何
新冠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我们该如何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捐款活动 支援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捐款活动 支援 别把基层干部逼成“三头六臂”
别把基层干部逼成“三头六臂” 山西文物认养困局:认养这座庙,却不能
山西文物认养困局:认养这座庙,却不能 目睹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了
目睹过家暴的孩子长大了 发现胰腺癌的几个信号
发现胰腺癌的几个信号 陶华碧是如何将5元的老干妈辣椒酱做到6
陶华碧是如何将5元的老干妈辣椒酱做到6
 习近平向全国人民拜年!
习近平向全国人民拜年!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武汉首个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  村里大标语来了!这波防疫宣传都是鬼才
村里大标语来了!这波防疫宣传都是鬼才 保通畅,护安全,首都公安在前线!
保通畅,护安全,首都公安在前线! 日本大学生参加成人礼 现场仪式感满满
日本大学生参加成人礼 现场仪式感满满 军营春联大赛 战士们为大家送“福”啦!
军营春联大赛 战士们为大家送“福”啦! 大雪乐
大雪乐 基辛格秘密访华鲜为人知的细节
基辛格秘密访华鲜为人知的细节 中国慈善第一人诞生,名气不大却默默捐
中国慈善第一人诞生,名气不大却默默捐 87岁上大学,96岁考上硕士,105岁考博士
87岁上大学,96岁考上硕士,105岁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