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长女刘爱琴于6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据刘爱琴亲友方面介绍,老人家生前希望将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育研究工作,家属方面已遵照老人遗愿将遗体捐献。由于处于疫情期间,其余后事一律从简。
刘爱琴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以前,她常会想“如果生在普通百姓家,也许这一生不必这么辛苦”。到了晚年,再回看那些过往,她说“都过去了,这把岁数,不在意了”。
从未见过生母
在中共领导人的子女中,刘少奇的几个孩子受到的磨难恐怕是最多的。
刘少奇一生有过6次婚姻,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第一任妻子何宝珍留下了两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
何宝珍儿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被卖给地主家的佣人做童养媳。16岁那年,经过再三坚持,她终于和地主家的佣人解除童养媳关系,恢复自由身。
1918年,何宝珍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她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学生运动。4年后,她因参加揭发校长贪污腐化丑行,被校方监禁。
后来,经过衡阳党组织营救,何宝珍得以脱身,并前往长沙,投靠在时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的家里。在那里,她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杨开慧一起帮助毛泽东整理文件、资料。
一天,何宝珍见到了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刘少奇。端庄秀丽、朝气蓬勃的何宝珍,让时年24岁的刘少奇心中顿生好感。
1922年9月,毛泽东派刘少奇、何宝珍赴安源同李立三一起领导工人运动。在共同的事业和斗争中,何宝珍与刘少奇的感情日益深厚,并确认了恋爱关系。1923年4月,这对有情人喜结良缘,并有了3个可爱的孩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何宝珍将1岁的刘爱琴交给汉口一个工人家庭抚养,自己则化名“王芳芬”随刘少奇到上海展开地下运动。1933年,何宝珍因被叛徒供出,遭到国民党抓捕。1年后,年仅32岁的何宝珍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何宝珍去世后,她和刘少奇的3个孩子也下落不明。后来,经过周恩来的一再努力,终于在1938年找到了刘爱琴。
原来,抚养刘爱琴的那户人家生活贫困,不得不将她卖给汉口一户小康人家做童养媳。可那家人对刘爱琴并不好,干活和挨打成了她的日常生活。寒冬腊月里,不到10岁的刘爱琴穿着单裤单鞋,挑着有她半人高的水桶去打水,两只手冻得通红,手上、耳垂上长了许多冻疮……
周恩来把刘爱琴领回家后,邓颖超为她洗脸、洗澡、梳头、换衣服,刘爱琴后来一直叫邓颖超“邓妈妈”。除了照顾刘爱琴的生活,邓颖超还会在工作之余给她讲母亲何宝珍生前的事,告诉她母亲是位英勇的烈士。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母亲虽然在刘爱琴的脑海里是一个模糊的形象,但她对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
父亲是我最亲的亲人
1938年,刘爱琴由党组织安排送到了延安,那是她出生后第一次见到父亲刘少奇和大哥刘允斌。在父亲的身边,刘爱琴学会了书写自己的名字。
1年后,刘少奇因担任新四军政委,要到前线去,刘爱琴也和哥哥被送往位于莫斯科的前苏联莫尼诺国际儿童院。
刘少奇与儿子刘允斌(左),女儿刘爱琴(右)在一起。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家人,又面临着分别。刘爱琴后来回忆,“我当时真的不愿意离开父亲。我很爱我的父亲,在这个世界上,他是我最亲的亲人。父亲对我很温和,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为人们服务,一切为公!’”
莫尼诺国际儿童院是专门接收全世界共产党人后代的地方。最初,刘爱琴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过得很幸福。但随着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年龄大一些的男孩子都要参军上前线,女孩子们就做一些慰问伤病员的后勤工作。刘爱琴还为苏军缝过棉袄,做过冬天打仗用的白色斗篷、手套。那段时间因物资短缺,她曾和其他人一起在地里挖土豆充饥。
1945年,卫国战争结束,刘爱琴考入莫斯科通讯技术大学经济系。4年后,刘少奇为与苏共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秘密前往苏联,并将10年间不曾谋面的刘爱琴带回了中国。
刚回国那会儿,穿着洋装和高跟鞋的刘爱琴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俄语,中国话却说得结结巴巴,中国字更认不得几个。
刘爱琴(左)、王光美(中)和刘少奇在一起。
为了帮她尽快融入社会,刘少奇让妻子王光美找来许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认字。在认字的同时,王光美还给她讲一些革命理论,比如:什么是阶级,阶级是怎么划分的,社会共分成哪些阶级,等等。每天学习完,刘爱琴都要认真做笔记写心得。后来,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
虽然刘少奇此时已是国家领导人,但他对爱女严格要求,不让她讲特殊。
有一次,刘爱琴让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买了一身绒衣绒裤,刘少奇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她:“你花的钱,不是我的,是人民的钱。你知道我并没有钱,连我花的钱都是人民的。自己已经有了的,就不要去买,尽量不去花人民的钱。现在人民还穷。”
刘爱琴读书期间,学校考虑让她从预备党员转正,刘少奇却认为女儿“不够艰苦朴素,思想上天真,政治上幼稚”,校系党支部接受刘少奇的意见,没有让刘爱琴通过。
刘爱琴知道后,痛定思痛,决定要做出个样子给父亲看。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局工作。过了几年,她主动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干部支援边疆建设。
没多久,刘爱琴就被派往内蒙古。这一去就是近20年。
家人相继离去
在内蒙古,刘爱琴参加了一个调查组。她下到基层,和大家一样住土坯房,在机关大食堂吃玉米面、高粱面窝头和土豆烩白菜。因工作表现积极,她在1966年从预备党员转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可刘爱琴还没来得及和父亲分享这份喜悦,他们就被突如其来的运动闹得家破人亡。
家人相继离去,让刘爱琴备受打击,身在异乡的她只能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小声地哭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她便擦干了眼泪。当时的她只有一个信念:自己不能死,要等到真相大白的那天。
直到1979年4月,当时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的刘爱琴接到了“彻底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公职”的通知。第二年,刘少奇也完全恢复了名誉。可此时的刘爱琴,已年过半百,头发花白。
此后,刘爱琴转调北京,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俄语,直到退休。
诞生于血雨腥风的年代,经历了几十年的甘苦荣辱,刘爱琴在晚年对一切都已淡然。她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儿,这一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但作为刘少奇的女儿,特殊的身份让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2009年,在出版社的邀请下,刘爱琴出版了一本书——《我的父亲刘少奇》,算是对父亲的追忆和怀念。
回顾刘爱琴的一生,有很多时候是被父亲决定和牵连,有人曾问她,是否会因此在心里责怪父亲?
刘爱琴回答:“父亲始终是父亲,他的很多决定,在他的角色看来,有他的理由。一个女儿怎么能怪自己的爸爸呢,我没有怪过他。”

 水库突发险情,湖北一县紧急转移2.8万名
水库突发险情,湖北一县紧急转移2.8万名 广西龙脊“背篓教师”变身记
 广西龙脊“背篓教师”变身记 刘少奇长女去世:从小被卖做童养媳,中
刘少奇长女去世:从小被卖做童养媳,中 深圳“品缘会”爱心捐助衡南县17位贫困
深圳“品缘会”爱心捐助衡南县17位贫困 西宁市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走进红军
西宁市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走进红军 高考来临,这些诈骗手法你不得不知
高考来临,这些诈骗手法你不得不知 首班武汉直达乌克兰中欧班列抵达基辅
首班武汉直达乌克兰中欧班列抵达基辅 安徽歙县遭遇强降雨 出行困难高考语文延
安徽歙县遭遇强降雨 出行困难高考语文延
 久久为功,习近平多次这样告诫全党
久久为功,习近平多次这样告诫全党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重启”发射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重启”发射 今日高考 全国各地爱心送考车队准备就
 今日高考 全国各地爱心送考车队准备就 “黄金酒店”在越南河内开张 大小设施全
“黄金酒店”在越南河内开张 大小设施全 赏荷度端午
赏荷度端午 熊出没!浙江常山首次发现黑熊
熊出没!浙江常山首次发现黑熊 端午节将至 各地群众品民俗迎端午
端午节将至 各地群众品民俗迎端午 河南汝南:雨润荷花别样红
河南汝南:雨润荷花别样红 她唱着歌走完长征路
她唱着歌走完长征路 杭州27岁姑娘太帅了,而且还是位飞行员
杭州27岁姑娘太帅了,而且还是位飞行员 天津滨海最美夕阳红坚持十九年无偿献血
天津滨海最美夕阳红坚持十九年无偿献血